杯酌以助氣,匕筋以充腹;沾醉與屬饜,其害等嗜欲
出自宋代陸游《對(duì)食有感》:
杯酌以助氣,匕筋以充腹;沾醉與屬饜,其害等嗜欲。
歠醨有余歡,食淡百味足;養(yǎng)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
老翁雖無能,更事嗟已熟。
勿嘆茆三間,養(yǎng)汝山林福。
注釋參考
杯酌
亦作“桮酌”。1.一杯所盛,喻少量?!赌鲜贰ず尉慈輦鳌罚骸氨w之魚,不念杯酌之水?!?/p>
(2).酒杯。借指酒或酒肴。 唐 戴叔倫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龍沙》詩(shī):“莫怪沙邊倒,偏霑杯酌餘?!?宋 楊萬里 《秋夕雨馀》詩(shī):“老眼那能舒簡(jiǎn)編,只要玉蟲伴杯酌?!?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一》:“予觀官府之救護(hù)者,既蝕而后往,一拜而退,桮酌相命,俟其復(fù)也,復(fù)一拜而訖事?!?/p>
充腹
充腸?!稇?zhàn)國(guó)策·燕策一》:“人之飢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尉繚子·治本》:“非五穀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葢形?!?唐 馮贄 《云仙雜記》卷六:“ 陶淵明 日用銅鉢煮粥,為二食具,遇發(fā)火,則再拜曰:‘非有是火,何以充腹。’” 明 劉基 《養(yǎng)志齋記》:“所以適口充腹者,無不有矣?!?/p>
沾醉
謂大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府縣·金元煥》:“即具酒肴盛饌……人人以大觥沃之沾醉。” 清 周亮工 《與陳琪園書》:“旅次 龍山 ,飲羊羔酒過多,沾醉,草草都不能文?!?/p>
霑醉:大醉。因酒醉時(shí)胸襟沾濕,故稱?!稘h書·游俠傳·陳遵》:“嘗有部刺史奏事,過 遵 ,值其方飲,刺史大窮,候 遵 霑醉時(shí),突入見 遵 母。” 顏師古 注:“霑,濕。言其大醉也。”《資治通鑒·唐僖宗中和四年》:“從者皆霑醉。” 胡三省 注:“霑醉,言飲酒大醉,胸襟霑濕,不能自持也?!?清 鄭燮 《再和盧雅雨》之四:“皂隸解吟箋上句,輿臺(tái)霑醉柳邊城?!?
與屬
依附;依托?!对?shī)·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 鄭玄 箋:“君子有美道以得聲譽(yù),則小人亦樂與之而自連屬焉。” 明 李東陽(yáng) 《<白洲詩(shī)集>序》:“ 白洲 李先生 詩(shī)集若干卷,知府 熊君 桂 刻於 徽州 ,以書抵予曰:‘是詩(shī)之傳,非先生莫可與屬者。’予惡得以不敏辭哉?!?/p>
嗜欲
嗜欲 (shìyù) 指肉體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 indulge oneself in;carnal desires 性不飲酒,少嗜欲陸游名句,對(duì)食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