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教狼藉醉清尊,為問世問醒眼是何人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虞美人·風(fēng)滅爐煙殘灺冷》:
風(fēng)滅爐煙殘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為問世問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
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尊前。
注釋參考
判教
佛教語。謂判定各類經(jīng)典的意義和地位。 隋 智顗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十:“圣人布教各有歸然,然諸家判教非一?!?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六講:“辨教就是判教,因為當(dāng)時的大乘是作為佛教全體中的一員了,就應(yīng)依判教方法,辨明某一大乘在全體中應(yīng)該占有什么地位?!?/p>
狼藉
狼藉 (lángjí) 亂七八糟;散亂、零散 be in disorder;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 聞其兒為吏,放縱狼藉。——《后漢書·張酺傳》 滿目狼藉 杯盤狼藉 也作“狼籍”清尊
亦作“ 清樽 ”。亦作“ 清罇 ”。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詩類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發(fā)朱顏,四坐樂且康。” 唐 王勃 《寒夜思》詩:“復(fù)此遙相思,清尊湛芳淥?!?唐 皇甫冉 《曾山送別詩》:“凄凄游子苦飄蓬,明月清罇祇暫同?!?宋 曾鞏 《戲呈休文屯田》詩:“縱無供帳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明 吳琪 《喜汪振生歸自云南》詩:“無窮故交心,相與盡清尊?!?清 黃遵憲 《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詩:“滿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盡落黃花。”
問世
問世 (wènshì) 指新作品出版跟人們見面 be published 指新產(chǎn)品跟人們見面 come out醒眼
醒眼 (xǐngyǎn) 〈方〉∶顯眼 striking (to the eye)納蘭性德名句,虞美人·風(fēng)滅爐煙殘灺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