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出自唐代韓愈《符讀書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別墅)》:
木之就規(guī)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欲知學(xué)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xué),所入遂異閭。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duì)魚。
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
問之何因爾,學(xué)與不學(xué)歟。
金璧雖重寶,費(fèi)用難貯儲(chǔ)。
學(xué)問藏之身,身在則有余。
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
不見三公后,寒饑出無驢。
文章豈不貴,經(jīng)訓(xùn)乃菑畬。
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yù)。
時(shí)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
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
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注釋參考
不通
(1).阻塞;不通達(dá)。《左傳·成公十三年》:“東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薄冻o·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來?!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一殒挪煌?,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抖Y記·內(nèi)則》:“外內(nèi)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p>
(4).不明白;不了解?!稘h書·哀帝紀(jì)》:“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王愿堅(jiān) 《普通勞動(dòng)者》:“說著,他動(dòng)了真氣,象不屑于和這個(gè)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謂學(xué)識(shí)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墻,不取。”
古今
古今 (gǔjīn) 古代和現(xiàn)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異馬牛
(1).馬和牛?!稌べM(fèi)誓》:“無敢寇攘,踰垣墻,竊馬牛。” 唐 韓愈 《獲麟解》:“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p>
(2).牛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驅(qū)使從事艱苦勞動(dòng)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尊堂病廢,不能理家人生產(chǎn);弟坐食,一無所操作,賢夫婦何為作馬牛哉!” 蔣智由 《有感》詩:“凄涼讀盡 zhi{1|1}那 史,幾箇男兒非馬牛!”
襟裾
(1).衣的前襟或后襟。亦借指衣裳。 宋 歐陽修 《答梅圣俞大雨見寄》詩:“豈知下土人,水潦沒襟裾?!?宋 張九成 《秋興》詩:“清風(fēng)拂襟裾,片月墮籬落。” 清 孫枝蔚 《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詩:“誦詩感《無衣》,涕淚濕襟裾?!?/p>
(2).引申為胸前。 清 尤侗 《游靈巖記》:“歷階而望,則 太湖 也。山色有無,水光上下,漁舟一葉,落霞千點(diǎn),氣象茫茫,集於襟裾?!?/p>
(3).詈詞。謂禽獸而穿著人的衣服。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套曲:“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明 袁宗道 《讀<孟子>》:“百姓行矣而不著,習(xí)矣而不察,則為襟裾之禽獸。”
韓愈名句,符讀書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別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