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衣逢梵宮,有僧善吳語
出自宋代梅堯臣《乘小舟訪松山法聰上人》:
我從溪口來,正值山前雨。
濕衣逢梵宮,有僧善吳語。
天寒蜜已空,軒?kù)o竹可數(shù)。
歸楫難久留,汀鷗自飛舞。
注釋參考
梵宮
原指梵天的宮殿。后多指佛寺。 南朝 梁 沉約 《瑞石像銘》:“永言鷲室,棲誠(chéng)梵宮?!?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梵宮霞積,香閣星浮。” 元 耶律楚材 《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詩(shī):“天兵南出 武陽東 ,暫解征鞍憩梵宮?!?清 李漁 《憐香伴·僦居》:“寳菴花竹成林,闌干曲折,不似梵宮結(jié)構(gòu),竟像人家的書舍一般?!?/p>
吳語
泛指 吳 地方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劉真長(zhǎng) 始見 王丞相 ,時(shí)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gòu)椘寰郑唬骸文藴???劉 既出,人問見 王公 云何。 劉 曰:‘未見他異,唯聞作 吳 語耳。’” 宋 梅堯臣 《乘小舟訪松山法聰上人》詩(shī):“濕衣逢梵宮,有僧善 吳 語?!?明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書》:“雖然懼兄且以我 吳 人而 吳 語也?!?中國(guó)民間文藝社 《<吳歌>前言》:“ 吳 歌歷史悠久,淵遠(yuǎn)流長(zhǎng)。它是我國(guó) 吳 語地區(qū)廣大勞動(dòng)人民在長(zhǎng)期勞動(dòng)生活實(shí)踐中,用集體智慧和藝術(shù)才能所創(chuàng)造的一份極其珍貴的口頭文學(xué)遺產(chǎn)?!?/p>
梅堯臣名句,乘小舟訪松山法聰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