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出自先秦 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莊嚴凈土》:
摘自《金剛經(jīng)·莊嚴凈土》
解釋:人應該對世俗物質(zhì)無所執(zhí)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
原文摘要:
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須菩提。于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注釋參考
無所住
佛教語。謂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執(zhí)?!督饎偨?jīng)·妙行無住分》:“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薄督饎偨?jīng)·莊嚴凈土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宋 王安石 《答蔣穎叔書》:“若知應生無所住心,則但有所著,皆在所訶?!?/p>
鳩摩羅什譯名句,金剛經(jīng)·莊嚴凈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