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方干《與桐廬鄭明府》:
字人心苦達(dá)神明,何止重門(mén)夜不扃。
莫道耕田全種秫,兼聞退食亦逢星。
映林顧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駐筆聽(tīng)。
卻恐南山盡無(wú)石,南山有石合為銘。
注釋參考
顧兔
亦作“ 顧菟 ”。古代神話傳說(shuō)月中yin{1-1}精積成兔形,后因以為月的別名。《楚辭·天問(wèn)》:“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王逸 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貪利;居月之腹,而顧望乎?” 洪興祖 補(bǔ)注:“菟,與兔同。《靈憲》曰:月者,yin{1-1}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lèi),其數(shù)偶?!?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顧兔纔滿(mǎn),庭英紛而就落?!?唐 李白 《上云樂(lè)》詩(shī):“陽(yáng)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 王琦 注:“顧兔,月中兔也?!?/p>
方干名句,與桐廬鄭明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