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臨決日,扼腕議和時(shí)
出自宋代劉黻《橫浦十詠解太尉墓》:
檜肉不可食,但增忠義悲。
焚香臨決日,扼腕議和時(shí)。
偃月人何在,凌煙草亦知。
曾聞無垢語,刊入墓頭碑。
注釋參考
焚香
焚香 (fénxiāng) 燒香 burn joss sticks 焚香拜佛 點(diǎn)燃香支 light joss sticks 焚香禱告臨決
謂親自裁決?!稘h書·宣帝紀(jì)》:“詔諸儒講‘五經(jīng)’同異,太子太傅 蕭望之 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焉?!薄杜f唐書·憲宗紀(jì)論》:“ 德宗 不委政宰相,人間細(xì)務(wù),多自臨決?!薄对贰せ抡邆鳌悴换ā罚骸办妒堑墼谖痪?,而皇太子春秋正盛,軍國之事,皆其所臨決?!?清 侯方域 《湯御史傳》:“ 神宗皇帝 將殺建言御史 曹學(xué)程 ,命公臨決?!?/p>
扼腕
[wring one's wrists in sorrow or despair] 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慮、憤怒、激動(dòng)等心理活動(dòng)
樊于期偏袒扼腕而進(jìn)曰。——《史記·刺客列傳》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詳細(xì)解釋亦作“ 扼捥 ”。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表示振奮、惋惜、憤慨等情緒?!稇?zhàn)國策·燕策三》:“ 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進(jìn)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乃今得聞教!’”《韓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nèi),而無扼捥聚脣嗟唶之禍?!?宋 陸游 《<傅給事外制集>序》:“每言虜,言畔臣,必憤然扼腕裂眥,有不與俱生之意?!?清 薛福成 《后樂園記》:“撫時(shí)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貫?!?柯靈 《香雪?!の脑沸跽Z》:“凄涼的詩篇,像田間可愛的野花遭到風(fēng)雨摧殘一樣令人扼腕,嘆息。”
和時(shí)
適應(yīng)時(shí)令。《漢書·成帝紀(jì)》:“教化流行,風(fēng)雨和時(shí)?!?/p>
劉黻名句,橫浦十詠解太尉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