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允平《避暑》:
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
鳥飛晴地影,龍掛雨天形。
掃葉鋪椰簟,臨流注石瓶。
更無塵跡到,日落夢初醒。
注釋參考
龍掛
亦作“ 龍掛 ”。指龍卷風。遠看積雨云下呈漏斗狀舒卷下垂,舊時以為是龍下掛吸水。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五六月之閒,每雷起云族,忽然而作,類不過移時,謂之過云雨,雖三二里間亦不同?;驖庠浦幸娙粑矇嫷仳暄亚煺?,亦止雨其一方,謂之龍掛。”《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酒至半酣,忽陰云漠漠,驟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 操 與 玄德 憑欄觀之?!眳⒁姟?龍捲風 ”。
見“ 龍掛 ”。
天形
(1).天生的形態(tài);天然的形體。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上》“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 劉孝標 注引《名士傳》:“ 夷甫 天形奇特,明秀若神?!?唐 獨孤及 《題思禪寺上方》詩:“山中有良藥,吾欲隳天形?!?/p>
(2).指天體的形態(tài)。《晉書·天文志上》:“天形南高而北下。”
陳允平名句,避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