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于鵠《悼孩子》:
年長(zhǎng)始一男,心亦頗自?shī)省?br>生來(lái)歲未周,奄然卻歸無(wú)。
裸送不以衣,瘞埋于中衢。
乳母抱出門,所生亦隨呼。
嬰孩無(wú)哭儀,禮經(jīng)不可逾。
親戚相問(wèn)時(shí),抑悲空嘆吁。
襁褓在舊床,每見立踟躕。
靜思益?zhèn)椋防蠟楠?dú){1*1}夫。
注釋參考
襁褓
襁褓 (qiǎngbǎo) 襁保,襁葆。背負(fù)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后亦指嬰兒包 swadding clothes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后漢書·桓郁傳》踟躕
踟躕 (chíchú)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hesitate;waver 搔首踟躕?!对?shī)·邶風(fēng)·靜女》 使君從南來(lái),五馬立踟躕?!獫h樂(lè)府《陌上桑》 踟躕不知所措 也作“踟躇”于鵠名句,悼孩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