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孫思邈《四言詩》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為夫婦,結(jié)為魂魄。一體混沌,
兩精感激。河車覆載,鼎候無忒。洪爐烈火,烘焰翕赫。
煙未及黔,焰不假碧。如畜扶桑,若藏霹靂。姹女氣索,
嬰兒聲寂。透出兩儀,麗于四極。壁立幾多,馬馳一驛。
宛其死矣,適然從革。惡黜善遷,情回性易。紫色內(nèi)達(dá),
赤芒外射。熠若火生,乍疑血滴。號(hào)曰中環(huán),退藏于密。
霧散五內(nèi),川流百脈。骨變金植,顏駐玉澤。陽德乃敷,
陰功□積。南宮度名,北斗落籍。
注釋參考
姹女
亦作“奼女”。1.少女;美女。《后漢書·五行志一》:“ 河間 姹女工數(shù)錢,以錢為室金為堂。” 唐 羅鄴 《自遣》詩:“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蠻奴。” 梁?jiǎn)⒊?《澳亞歸舟雜興》詩:“姹女不知家國恨,更彈 漢 曲入胡琴?!?/p>
(2).道家煉丹,稱水銀為姹女?!秴⑼酢肪硐拢骸昂由湘迸?,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蔣一彪 集解引 彭曉 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見火則飛騰,如鬼隱龍潛,莫知所往?!?唐 劉禹錫 《送盧處士》詩:“藥爐燒姹女,酒甕貯賢人?!?唐 陸龜蒙 《自遣》詩之二八:“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將容易入洪爐。”《西游記》第十九回:“嬰兒姹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眿雰?,道教對(duì)鉛之稱。
氣索
(1).氣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漢 桓譚 《新論·形神》:“灺猶人之耆老,齒墮髮白,肌肉枯臘,而精神弗為之能潤(rùn)澤內(nèi)外周遍,則氣索而死,如火燭之俱盡矣。”
(2).謂昏厥?!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贰?豐 不知而往,即殺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及 宣王 奏誅 爽 ,住車闕下,與 豐 相聞, 豐 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
(3).勇氣喪失,精神沮喪?!稘h書·孫寶傳》:“﹝ 侯文 ﹞怪 寳 氣索,知其有故?!薄缎绿茣だ蠲銈鳌罚骸?希烈 自將攻 勉 , 勉 氣索,嬰守累月,援莫至?!?明 宋濂 《<南堂禪師語錄>序》:“在他人為之,氣索神沮不自振拔而無以應(yīng)來學(xué)之求,師乃圓滿充足,覃及於諸方矣。”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童懨懨,氣索神薦,哀也波憐,莫怪妾忠言進(jìn)諫?!?/p>
嬰兒
嬰兒 (yīng’ér) 初生的幼兒 baby 一周歲內(nèi)的兒童 infant 道教稱鉛為“嬰兒” lead 嬰兒姹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段饔斡洝? 又如:嬰兒姹女(道教稱鉛和汞)孫思邈名句,四言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精疲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