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虞儔《中書郡舍人挽詩》:
璧池鼓篋歲庚辰,蟾窟分枝癸未春。
夾侍螭坳司記注,同升鳳掖演絲綸。
靖言交契從來厚,追想音塵不復(fù)親。
拘綴無由陪執(zhí)拂,招魂楚些為沾襟。
注釋參考
螭坳
宮殿螭階前坳處。朝會時為殿下值班史官所站的地方。 宋 司馬光 《奉和始平公喜聞昌言修注》:“曉提麟筆依華蓋,日就螭坳記圣言?!?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四:“書題鳳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學(xué)士榮?!?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一·二書不分優(yōu)劣》:“ 吳兢 、 韋述 、 令狐峘 皆金閨上彥,操筆 石渠 ; 劉昫 等因三人舊文為書,郎舍相踵,既出螭坳親見,又遇 劉司從 之博洽,乃克成書。”參見“ 螭堦 ”、“ 螭首 ”。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
記注
(1).記錄史實。 周 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漢 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記錄言行。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且當(dāng)先除 曹操 ,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議兄弟之怨,使記注之士,定曲直之評,不亦上策邪?” 唐 柳虬 《上周太祖書》:“而 漢 魏 已還,密為記注,徒聞后世,無益當(dāng)時,非所謂將順其美,匡救其惡者也?!薄督鹗贰っ虾苽鳌罚骸?浩 對曰:‘良史直筆,君舉必書。帝王不自觀史,記注之臣乃得盡其直筆?!?/p>
(2).起居注;編年實錄。 隋 牛弘 《請開獻(xiàn)書表》:“故知衣冠軌物圖畫記注,播遷之餘,皆歸 江左 ?!薄顿Y治通鑒·唐文宗開成四年》:“上就起居舍人 魏謩 取記注觀之?!?胡三省 注:“記注,即起居注。”
(3).記述、注釋。 清 尤侗 《余賓碩<金陵覽古>序》:“駕言出游,匝月而窮其勝,得詩六十首,首各記注?!?/p>
(4).掛懷,關(guān)注。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乃工科給事中 王培佑 ,日前因事召見,奏言拳民忠勇可用,頗蒙記注?!?/p>
猶記錄?!逗鬂h書·律歷志論》:“歷載彌久,暨於 黃帝 ,班示文章, 重 黎 記註?!薄杜f唐書·柳登傳》:“然 芳 勤於記註,含毫罔倦?!?清 趙翼 《余既答稚存黃金之嘲乃又有詩來索戰(zhàn)再作長句報之》:“我將請司甲乙?guī)?,朱出墨入煩記註。”
同升
謂與己一同升遷?!墩撜Z·憲問》:“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與 文子 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大夫 僎 本 文子 家臣,薦之使與己并為大夫,同升在公朝。”《后漢書·吳良傳》:“臣 蒼 榮寵絶矣,憂責(zé)深大,私慕 公叔 同升之義,懼於 臧文 竊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嚴(yán)禁?!薄度龂尽侵尽り戇d傳》:“﹝ 遜 ﹞又謂 諸葛恪 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p>
鳳掖
古代皇后或皇太子的宮室。 唐 元萬頃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和聲躋鳳掖,交影步鸞墀?!?唐 錢起 《送王諫議任東都居守》詩:“車徒鳳掖東,去去 洛陽 宮?!?明 李東陽 《太皇太后挽歌詞》之四:“鳳掖承歡地,龍樓問寢辰。”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dá) 疏:“王言初出,微細(xì)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后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yīng)接羣后?!?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明 徐復(fù)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jì)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xì),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fēng)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于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p>
虞儔名句,中書郡舍人挽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智能井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