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薛師石《酬劉子至》:
寄來書一紙,別后喜安和。
想見清高極,吟成秋思多。
山頭靈運立,月下謫仙歌。
共是江湖客,斜陽各曬蓑。
注釋參考
來書
來信。 唐 杜甫 《別常徵君》詩:“各逐萍流轉(zhuǎn),來書細(xì)作行?!?宋 朱熹 《答汪子卿書》:“竊味來書所引《論語》數(shù)條,言仁甚悉,而所論反復(fù)亦不為不詳?!?/p>
一紙
一張紙。多用于書信或文件等。《三國志·蜀志·呂凱傳》:“都護 李嚴(yán) 與 闓 書六紙,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紙。”《宣和遺事》前集:“天子倚著懶架兒暫歇坐間,忽見粧盒中一紙文書,用手取來看時,卻是小詞一首?!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菚r一紙呈兒,掛冠林下,倒是一樁樂事。” 巴金 《探索集·懷念烈文》:“這以后又過了兩個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種期刊,被國{1|1}民{1*1}dang政府一紙禁令同時查封了?!?/p>
安和
(1).安定和平;安定和睦?!蛾套哟呵铩柹先罚骸拔疵夂跷y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國,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亂也?!薄俄n詩外傳》卷五:“百姓皆懷安和之心,而樂戴其上。”《北齊書·魏收傳》:“自 魏 、 梁 和好,書下紙每云:‘想彼境內(nèi)寧靜,此率土安和?!?唐 元結(jié) 《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寬恕,靜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為當(dāng)時法則?!薄对湔隆ざY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門》:“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門?!?/p>
(2).安詳平和。《漢書·杜延年傳》:“ 延年 為人安和,備於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駕,入給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薄赌鲜贰ね跎q傳》:“母姓 魏氏 ,性甚安和,善於綏接,家門內(nèi)外莫不懷之?!?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 介甫 詞完氣健,饒有遠勢; 子固 茂密安和,而雄強不足?!?/p>
(3).平安,安好。 唐 韓愈 《與大顛師書》:“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之十:“今日 錢主簿 來領(lǐng)書,知尊候安和。”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思慮清靜,步履輕健,寢寐安和?!?/p>
(4).猶晴和,溫和?!对企牌呋`》卷二六:“天氣安和,芝草常生。”
薛師石名句,酬劉子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