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浮江雙履歸,花開震旦共傳衣
出自宋代張?jiān)伞额}六代祖師畫像》:
一葦浮江雙履歸,花開震旦共傳衣。
本來心印無文字,畫到盧能足是非。
注釋參考
一葦
《詩·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孔穎達(dá) 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焙笠浴耙蝗敗睘樾〈拇Q?!度龂尽侵尽べR邵傳》:“臣聞否泰無常,吉兇由人, 長江 之限不可久恃,茍我不守,一葦可航也?!?宋 蘇軾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詩:“今朝橫江來,一葦寄衰朽。”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一:“那無一葦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眺月》詩:“日午潮回擢東指,順流一葦如輕鷗?!?/p>
震旦
震旦 (zhèndàn)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ancient Indian name of China 諾矩羅居 震旦東南大海際 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宋· 沈括《夢溪筆談》傳衣
謂傳授師法或繼承師業(yè)。 唐 李商隱 《謝書》詩:“自蒙半夜傳衣后,不羨 王祥 得佩刀?!?宋 黃庭堅(jiān) 《題山谷石牛洞》詩:“司命無心播物,祖師有記傳衣。”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何文安公挽聯(lián)》:“再世獲傳衣,最喜緣深堪歷久;三臺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三:“ 韓愈 一派,詩當(dāng)時推 李賀 為傳衣人,猶之古文當(dāng)時推 李翱 為傳衣人?!保鄥⒁姟?傳衣鉢 ”。
張?jiān)擅?,題六代祖師畫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拇指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