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合不無補袞手,付我五畝耘艾蒿
出自宋代陳造《次韻答陣夢錫十首》:
九重圣孝絕今古,矞云麗晝南山高。
臺合不無補袞手,付我五畝耘艾蒿。
注釋參考
不無
猶言有些。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所有部帙,楷正可觀,不無俗字,非為大損。”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第古風既乏溫淳,律體微乖整栗,故令評者不無軒輊。” 李希凡 、 藍翎 《關于<紅樓簡論>及其他》:“作為在富貴榮華中生長起來的 曹公子 ,在‘貧窮難耐凄涼’的生活中,對‘當年笏滿床’的盛世是不無惋惜懷念的?!?/p>
補袞
(1).補救規(guī)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愿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p>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p>
艾蒿
草名。也稱“蕭”、“艾”或“冰臺”。 宋 陳師道 《河上》詩:“窺巢烏鵲競,過雨艾蒿光?!?蕭紅 《生死場》二:“艾蒿的氣味漸漸織入一些疲乏的夢魂去。蚊蟲被艾蒿煙驅走?!?/p>
陳造名句,次韻答陣夢錫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進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