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中始再覯,方來又解攜。
出自唐朝韋應物《重送丘二十二還臨平山居》
歲中始再覯,方來又解攜。才留野艇語,已憶故山棲。
幽澗人夜汲,深林鳥長啼。還持郡齋酒,慰子霜露凄。
注釋參考
方來
(1).將來。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 王孫圣 ﹞博學彊識,通於方來之事,可占大王夢。”《后漢書·皇后紀序》:“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驛中言別友人》詞:“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p>
(2).近來。 唐 韋應物 《城中臥疾知閻薛二子從邑令飲因以贈之》詩:“車馬日蕭蕭,故不枉我廬;方來從令飲,臥病獨如何?!?/p>
解攜
亦作“解擕”。1.分手;離別。 唐 杜甫 《水宿遣興奉呈群公》詩:“異縣驚虛往,同人惜解攜。” 前蜀 韋莊 《贈云陽縣裴明府》詩:“南北三年一解攜,海為深谷岸為蹊?!?宋 范仲淹 《送歐伯起》詩:“天與神交忽解攜,一溪風月更同誰?!?明 皇甫涍 《西湖歌寄方思道》:“ 信安 使君還舊溪,應對花卮惜解攜?!?/p>
(2).指別離之人。 唐 李咸用 《謝友生遺端溪硯瓦》詩:“得自新知己,如逢舊解攜。”
見“ 解攜 ”。
韋應物名句,重送丘二十二還臨平山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