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寢寒蕪變,梧臺(tái)宿雨收。
出自唐朝韓翃《送張儋水路歸北?!?/h2>千里東歸客,孤心憶舊游。片帆依白水,高枕臥青州。
柏寢寒蕪變,梧臺(tái)宿雨收。知君心興遠(yuǎn),每上海邊樓。
千里東歸客,孤心憶舊游。片帆依白水,高枕臥青州。
柏寢寒蕪變,梧臺(tái)宿雨收。知君心興遠(yuǎn),每上海邊樓。
注釋參考
柏寢
春秋 齊 臺(tái)名。在今 山東 廣饒縣 境。《晏子春秋·雜下五》:“ 景公 新成 柏寢 之臺(tái)?!薄妒酚洝R太公世家》:“ 景公 坐 柏寢 ,嘆曰:‘堂堂!誰有此乎?’”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之二:“ 桂宮 柏寢 擬天居,朱爵文窗韜綺疏?!?唐 韓翃 《送張儋水路歸北海》詩:“ 柏寢 寒蕪變, 梧臺(tái) 宿雨收。”
寒蕪
指寒秋的雜草。 唐 皇甫曾 《送鄭秀才貢舉》詩:“晚色寒蕪遠(yuǎn),秋聲候雁多?!?宋 王安石 《宿雨》詩:“緑攪寒蕪出,紅爭(zhēng)暖樹歸?!?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shí)·沉胎簪詩》:“一椽遺宅歿寒蕪,瀾息波平井已枯?!?/p>
梧臺(tái)
戰(zhàn)國 齊 梧宮 之臺(tái)。故址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境。 唐 韓翃 《送張儋水路歸北?!吩姡骸捌腊姿?,高枕臥 青州 。 柏寢 寒蕪變, 梧臺(tái) 宿雨收?!眳㈤?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淄水》。
宿雨
(1).夜雨;經(jīng)夜的雨水。 隋 江總 《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 明 吳本泰 《西湖竹枝詞》:“宿雨半收晴不穩(wěn),惱人最是鵓鳩啼?!?劉半農(nóng) 《回聲》詩:“微風(fēng)吹動(dòng)了樹上的宿雨,冷冰冰的向他頭上滴著。”
(2).久雨;多日連續(xù)下雨?!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十六回:“我同 述農(nóng) 走到江邊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輪明月東方升起,照得那浩蕩江波,猶如金蛇萬道一般。” 胡懷深 《暮春野行》詩:“宿雨昨宵霽,萬木浄如洗?!?/p>
韓翃名句,送張儋水路歸北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鴻雁來時(shí)秋最好,底用千愁萬緒。
- 碧筩擎雨時(shí)傾蓋,紅旆搖風(fēng)暫亞槍作者:周必大作品:郊居三池皆種蓮自五月開至七月末無日不寓目
- 風(fēng)寒偏見梅花意,筆下蕭騷奪云氣作者:白玉蟾作品:友人陳槱得楊補(bǔ)之三昧賞之以詩
- 技癢搔不療,銘坐口還又
- 前臨少昊墟,始覺東蒙長(zhǎng)。作者:高適作品: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
- 獨(dú)曳緣云策,仍尋度水槎。
- 誰家錦步障,還墜綠珠樓作者:方回作品:怪夢(mèng)十首
- 滿臺(tái)簪白筆,捧手戀清暉作者:韓翃作品:送張丞歸使幕(一作張繼詩)
- 撫松已幸追陶徑,夢(mèng)草無煩憶謝池作者:方回作品:艮思臺(tái)秋眺
- 邑里經(jīng)多難,兒童識(shí)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