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則聲名利澤,不遇采山釣水,何似兩俱忘
出自宋代林正大《水調(diào)歌》:
太行有盤谷,隱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則聲名利澤,不遇采山釣水,何似兩俱忘。
誰解盤中趣,與酒為歌章。
問何如,盤之樂,樂無央。
遠驅虎豹,蛟龍于此亦潛藏。
盤土可耕可稼,盤水可沿可濯,飲食壽而康。
膏車秣吾馬,從子以徜徉。
注釋參考
則聲
作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徐淵子詞》:“道學從來不則聲,行也《東銘》,坐也《西銘》?!?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二折:“你但則聲,我就殺了你。”《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 許宣 聽得,心寒膽戰(zhàn),不敢則聲。”《紅樓夢》第一一六回:“ 寶玉 聽了,也不敢則聲?!?/p>
名利
名利 (mínglì) 指名位和利益 fame and wealth 不求名利 清除名利思想不遇
(1)
[fail to achieve one's success]∶不得志;不被賞識
懷才不遇
(2)
[not meet]∶沒碰到
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不顯好處
詳細解釋(1).不得志;不被賞識?!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嶂挥?魯侯 ,天也;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蔡澤 者, 燕 人也,游學干諸侯小大甚眾,不遇?!?唐 李白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詩:“大圣猶不遇,小儒安足悲?!?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湘中草》:“ 卿謀 詩文雖不如 西堂 所推,而年少負異才,不遇而死。”
(2).沒碰到。《后漢書·孔融傳》:“ 儉 與 融 兄 褒 有舊,亡抵于 褒 ,不遇?!薄抖膛陌阁@奇》卷九:“可又有一説不遇艱難,不顯好處。”
采山
(1).開采礦產(chǎn)。 晉 左思 《吳都賦》:“煮海為鹽,採山鑄錢。”《史記·吳王濞列傳》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富因採山,釁成提局。”
(2).上山打柴。 宋 梅堯臣 《田家·四時》詩:“採山持野斧,射鳥入煙林。”
釣水
指釣魚。 明 劉基 《項伯高詩序》:“ 項君 雖不用於世,而得以放意林泉,耕田釣水,無所維係?!?/p>
何似
(1).如何;怎樣。《北史·崔伯謙傳》:“朝貴行過郡境,問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張九齡 《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將療,不得自勤?!?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來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樣。 唐 聶夷中 《燕臺》詩之二:“何似 章華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妃子將軍瞋未已,問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鵑勸!”
(3).何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懷》詩:“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奴家自幼薄曉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畫取公婆真容,背著一路去,也似相親傍的一般?”
(5).什么。 許地山 《命命鳥》:“佛問 摩鄧 曰:‘女愛 阿難 何似?’女言:‘我愛 阿難 眼;愛 阿難 鼻;愛 阿難 耳;愛 阿難 聲音;愛 阿難 行步?!?/p>
林正大名句,水調(diào)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