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元稹《思歸樂》:
山中思歸樂,盡作思歸鳴。
爾是此山鳥,安得失鄉(xiāng)名。
應(yīng)緣此山路,自古離人征。
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
我雖失鄉(xiāng)去,我無失鄉(xiāng)情。
慘舒在方寸,寵辱將何驚。
浮生居大塊,尋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樂,豈獨樂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問遠與近,何言殤與彭。
君看趙工部,八十支體輕。
交州二十載,一到長安城。
長安不須臾,復(fù)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歲,移鎮(zhèn)廣與荊。
歸朝新天子,濟濟為上卿。
肌膚無瘴色,飲食康且寧。
長安一晝夜,死者如隕星。
喪車四門出,何關(guān)炎瘴縈。
況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亭。
此去盡綿歷,豈無心賞并。
紅餐日充腹,碧澗朝析酲。
開門待賓客,寄書安弟兄。
閑窮四聲韻,悶閱九部經(jīng)。
身外皆委順,眼前隨所營。
此意久已定,誰能求茍榮。
所以官甚小,不畏權(quán)勢傾。
傾心豈不易,巧詐神之刑。
萬物有本性,況復(fù)人性靈。
金埋無土色,玉墜無瓦聲。
劍折有寸利,鏡破有片明。
我可俘為囚,我可刃為兵。
我心終不死,金石貫以誠。
此誠患不至,誠至道亦亨。
微哉滿山鳥,叫噪何足聽。
注釋參考
綿歷
亦作“緜歷”。1.謂延續(xù)時間長久?!侗笔贰び谥攤鳌罚骸?蕭氏 保據(jù) 江 南,緜歷數(shù)紀?!?唐 李商隱 《為侍郎汝南公華州謝加階狀》:“貪叨華顯,緜歷光陰?!?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要之文字成就,所當綿歷歲時,且由眾手,全羣共喻,乃得流行?!?/p>
(2).猶綿延。《北史·崔仲方傳》:“﹝ 隋文帝 ﹞令發(fā)丁三萬於 朔方 、 靈武 筑 長城 ,東至 黃河 ,西拒 綏州 ,南至 勃出嶺 ,綿歷七百里。”
無心
無心 (wúxīn)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not be in the mood for 無心戀戰(zhàn) 不是存心的 unintentinally;inadvertently;unwittingly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元稹名句,思歸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