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岳《次韻梅花》:
歲晚何人肯卜鄰,梅於我輩最情親。
兩山盡是經(jīng)行處,一雪不知多少春。
先后花隨人意思,橫斜枝寫月精神。
寒香嚼得成詩句,落紙云煙行草真。
注釋參考
盡是
盡是 (jìnshì) 到處是,很多很多 full of 這兒盡是石頭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元 湯式 《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 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tài),行處觸長吟。”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多少
多少 (duōshǎo)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啤?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端疂G傳》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方岳名句,次韻梅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