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兩漢卓文君《怨郎詩》: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
。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
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
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
。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注釋參考
重九登高
舊俗于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以絳囊盛茱萸,登高山,飲菊酒,謂可以避邪免災。 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重陽登高》:“ 汝南 桓景 隨 費長房 游學累年。 長房 謂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景 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 長房 聞之,曰:‘此可以代矣?!袷廊嗣恐辆旁戮湃盏歉唢嬀疲瑡D人帶茱萸囊,因此也?!?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竹陰讀畫》:“而且我在幾天前的重九登高的時候,分明是從這兒經(jīng)過過的,那真可算是‘過門而不入’了?!?/p>
孤雁
見“ 孤鴈 ”。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p>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zhàn)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不圓
謂不圓滿,不周全。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 天圣 元年,管勾修《真宗皇帝實録》,所奏修撰官 李維 等公文,其間有事跡不圓處,合係中書、樞密院、三司檢尋應副?!?/p>
卓文君名句,怨郎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