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兩漢劉向《虎求百獸》:
荊宣王問(wèn)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chéng)何如?”群臣莫對(duì)。
。
江乙對(duì)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wú)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zhǎng)百獸。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于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
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
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wàn),而專屬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shí)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注釋參考
不知
是指對(duì)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以為
以為 (yǐwéi) 認(rèn)為 presume;think;believe;consider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啤?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顿Y治通鑒》 自以為必死?!顿Y治通鑒·唐紀(jì)》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队莩跣轮尽で锫曉?shī)自序》劉向名句,虎求百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