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峰已結(jié)白蓮社,鄴下暫尋銅雀臺(tái)
出自宋代楊億《送僧之大名府謁長城侍郎》:
東吳舊寺寄巖隈,駐錫神州久未回。
琴曲誰知流水意,詩篇自占碧云才。
廬峰已結(jié)白蓮社,鄴下暫尋銅雀臺(tái)。
仙殿主人偏好事,春風(fēng)鈴閣且徘徊。
注釋參考
白蓮社
(1). 東晉 釋 慧遠(yuǎn) 于 廬山 東林寺 ,同 慧永 、 慧持 和 劉遺民 、 雷次宗 等結(jié)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凈土,又掘池植白蓮,稱白蓮社。見 晉 無名氏《蓮社高賢傳》。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山北》:“ 遠(yuǎn)公 ( 慧遠(yuǎn) )與 慧永 ……十八人者,同修浄土之法,因號(hào)白蓮社十八賢?!?元 汪元亨 《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之九:“名姓老空山,魂夢(mèng)杳 長安 ,且入白蓮社,休題玉筍班。” 清 孫枝蔚 《憶昔篇寄示燕谷儀三子》:“只今老復(fù)病,想入白蓮社。”
(2). 唐 白居易 仿 慧遠(yuǎn) 故事,在 香山 修凈土的場(chǎng)所。 白居易 因以自號(hào) 香山居士 。 宋 戴埴 《鼠璞·白蓮社》:“宮觀用蓮社,乃 白居易 致仕,與僧 如滿 在 香山 修浄土,號(hào)‘白蓮社’?!?/p>
銅雀臺(tái)
(1).亦作“ 銅爵臺(tái) ”。 漢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間,連接榱棟,侵徹云漢。鑄大孔雀置于樓頂,舒翼奮尾,勢(shì)若飛動(dòng),故名 銅雀臺(tái) 。故址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古 鄴城 的西北隅,與 金虎 、 冰井 合稱三臺(tái)。《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 建安 十五年﹞冬,作 銅雀臺(tái) ?!?晉 陸翙 《鄴中記》:“ 銅爵臺(tái) 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濁漳水》:“ 鄴西 三臺(tái)……中曰 銅雀臺(tái) ,高十丈,有屋百一間?!?清 趙翼 《鄴城懷古》詩:“霸圖開國古 漳 濱, 銅雀臺(tái) 高逈入云。” 呂志伊 《讀史感賦》:“而今立馬西陵望, 銅雀臺(tái) 荒繐帳空。”
(2).樂府平調(diào)曲名。又名“銅雀妓”。 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銅雀臺(tái)》題解:“一曰《銅雀妓》?!多挾脊适隆吩唬骸?魏武帝 遺命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 鄴 之西崗上,與 西門豹祠 相近,無藏金玉珠寳。餘香可分諸夫人,不命祭吾。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tái),臺(tái)上施六尺牀,下繐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shí)登臺(tái),望吾西陵墓田。”’……后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p>
楊億名句,送僧之大名府謁長城侍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