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曹冠《浣溪沙》
翠帶千條蘸碧流。多情不解系行舟。章臺惜別恨悠悠。濕雨傷春眉黛斂,倚風無力舞腰柔。絲絲煙縷織離愁。
注釋參考
絲絲
(1).形容纖細之物。猶言一絲一絲。 唐 司空圖 《燈花》詩之一:“ 蜀 柳絲絲羃畫樓,窗塵滿鏡不梳頭?!?宋 蘇軾 《三月二十日開園》詩之三:“鬱鬱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蕚是鄉(xiāng)人?!?明 文徵明 《素發(fā)》詩:“素髮絲絲不滿梳,衰容覽鏡已非吾?!?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月兒初還在池下絲絲柳影后窺看,像沐罷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發(fā)一般?!?/p>
(2).形容細微的感覺。猶一些、一點。 宋 蘇軾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 劉半農(nóng) 《靜》詩:“他倆已經(jīng)麻木,不再覺得兩邊肋脅下一絲絲的噏著痛了?!?/p>
(3).象聲詞。 茅盾 《子夜》七:“車子已經(jīng)開進他家的大門,車輪在柏油路上絲絲地撒嬌?!?管樺 《二十八宿》:“油燈絲絲地燒著,燈光里飄動著抽煙的煙霧。”
煙縷
亦作“煙縷”。1.裊裊上升的細長煙氣。 五代 王周 《道院》詩:“誰知是官府,煙縷滿爐沉?!?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 阿興 又狠狠地吸起煙來,默默地望著煙縷沉思起來?!?/p>
(2).指柳條。 南唐 李中 《途中柳》詩:“無人折煙縷,落日拂溪橋?!眳⒁姟?煙柳 ”。
離愁
離愁 (líchóu) 離別的愁苦 grief of parting 離愁別緒(離別親友的愁苦心情)曹冠名句,浣溪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