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況檢身者,詎可忘所止
出自宋代張栻《四月二十日與客來城南積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
澤國盛梅雨,漲潦彌兩涘。
常時侵溢患,乃復到城市。
納湖迫西闉,沖突固其于。
今年筑堤防,楗石細積累。
艱辛迄崇成,龜魚亦歡喜。
節(jié)宣有程度,盈縮無壅底。
昨宵水沒岸,民居例遷徙。
走馬來問訊,屹若堅城壘。
江濤從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風日美。
相期寂寞濱,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況檢身者,詎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詩,斯言或當紀。
注釋參考
而況
而況 (érkuàng) 連詞。何況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巍?蘇軾《石鐘山記》檢身
檢點自身。 漢 王充 《論衡·程材》:“案世間能建蹇蹇之節(jié),成三諫之義,令將檢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唐 杜甫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詩:“藴藉異時輩,檢身非茍求?!薄杜f唐書·賈耽傳》:“雖不能以安危大計啟沃於人主,而常以檢身厲行以律人?!?/p>
詎可
豈可?!逗鬂h書·光武帝紀上》:“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兇訃詎可相尋來?!?清 戴名世 《吳江兩節(jié)婦傳》:“新婦所以不死者,將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節(jié)他適!”
所止
(1).所居之地。《詩·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薄短綇V記》卷二六五引 唐 丁用晦 《芝田錄》:“又問弟知 白員外 所止否?”
(2).所到之地。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然其所止,百步之內耳?!?/p>
張栻名句,四月二十日與客來城南積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