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許棠《聞蟬十二韻》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初離何處樹,又發(fā)去年聲。
未蛻唯愁動,才飛似解驚。聞來鄰海徼,恨起過邊城。
騷屑隨風遠,悠揚類雪輕。報秋涼漸至,嘶月思偏清。
互默疑相答,微搖似欲行。繁音人已厭,朽殼蟻猶爭。
朝士嚴冠飾,宮嬪逞鬢名。亂依西日噪,多引北歸情。
筱露凝潛吸,蛛絲忽迸縈。此時吟立者,不覺萬愁生。
注釋參考
騷屑
(1).風聲。 漢 劉向 《九嘆·思古》:“風騷屑以搖木兮,云吸吸以湫戾?!?王逸 注:“風聲貌。” 唐 高適 《酬李少府》詩:“來雁無盡時,邊風正騷屑?!?清 納蘭性德 《眼兒媚·詠紅姑娘》詞:“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干?!?/p>
(2).凄清愁苦。 唐 元稹 《遣病》詩之三:“今來漸諱年,頓與前心別,白日速如飛,佳晨亦騷屑?!?清 吳偉業(yè) 《廿五日偕穆苑先孫浣心葉予聞允文游石公山盤龍洞石梁寂光歸云諸勝》詩:“晚歲艱出門,端居意騷屑?!?/p>
(3).擾亂;動亂。 唐 杜甫 《喜雨》詩:“農(nóng)事都已休,兵戎況騷屑。” 明 邵璨 《香囊記·潛回》:“中原路阻音塵絶,兵戈正騷屑。” 清 陳廷敬 《贈孝感相公》詩:“黎元尚瘡痍,原野恐騷屑。”
隨風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孔穎達 疏:“隨風《巽》者,兩風相隨,故曰‘隨風’。風既相隨,物無不順。” 高亨 注:“本卦是兩《巽》相重,《巽》為風,然則本卦卦象是風與風相隨而吹也。按《象傳》又以風比君上之教命,隨風乃比教命重申?!?/p>
(2).任憑風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黃帝》:“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干殼?!薄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汎淫泛濫,隨風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郭璞 注:“皆鳥任風波自縱漂貌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自志》:“蓋有漏根因,未結(jié)人天之果;而隨風蕩墮,竟成藩溷之花?!?/p>
(3).比喻隨俗從眾?!段倪x·楊惲<報孫會宗書>》:“雖雅知 惲 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呂向 注:“言 會宗 猶復隨口如風之靡草,亦何求稱善之譽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隨風草偃哉!風之既成,賢君相三紀挽之不足;風之將變,一狂士敗之有餘?!?/p>
悠揚
悠揚 (yōuyáng) 形容聲音高低起伏、持續(xù)和諧 melodious 悠揚的歌聲許棠名句,聞蟬十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