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趙湘《游爛柯山》:
仙人與王質(zhì),相會(huì)偶多時(shí)。
落日千年事,空山一局棋。
樹高明月在,風(fēng)動(dòng)白云移。
未得酬身計(jì),閒來學(xué)采芝。
注釋參考
身計(jì)
(1).生計(jì)。 唐 方干 《客行》詩:“鄉(xiāng)心日落后,身計(jì)酒醒時(shí)?!?明 康海 《王蘭卿》第三折:“便活到百歲千秋索一死,則不如另尋箇身計(jì)?!?清 吳偉業(yè) 《礬清湖》詩:“生涯免溝壑,身計(jì)謀樵漁?!?/p>
(2).為自身打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求道者,身計(jì)也;惜費(fèi)者,國謀也。身計(jì)國謀,不可兩遂?!?宋 洪邁 《容齋五筆·人生五計(jì)》:“二十為丈夫,骨強(qiáng)志健,問津名利之場,秣馬厲兵,以取我勝,如驥伏櫪,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計(jì)。”
來學(xué)
(1).前來就學(xué)?!抖Y記·曲禮上》:“禮聞來學(xué),不聞往教?!?孔穎達(dá) 疏:“禮聞來學(xué)者,凡學(xué)之法,當(dāng)就其師處,北面伏膺;不聞往教者,不可以屈師親來?!?宋 陳師道 《昌樂縣君劉氏墓銘》:“夫人一子 衍 也來學(xué),故其葬不以銘屬人?!?/p>
(2).后來的學(xué)者。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所以繼往圣,開來學(xué),其功反有賢於 堯 舜 者?!?明 宋濂 《<日損齋筆記>序》:“疏通其晦塞者,其為來學(xué)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嚴(yán)復(fù) 《譯<天演論>自序》:“夫如是,則雖有故訓(xùn)疏義之勤,而于古人詔示來學(xué)之旨,愈益晦矣。”
采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于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yuǎn),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后因以“採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採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 宋 陸游 《對酒》詩:“寄謝採芝翁,無為老青壁。” 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yuǎn)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芝》歌?!?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是 商山 歌《採芝》?!?/p>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shí)?!?清 翁照 《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眳⒁姟?採芝 ”。
趙湘名句,游爛柯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