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寒有時運,明晦理相反
出自宋代馮時行《重陽登翠圍亭亭廢十年竹柏蓊然殊蔽遠眼命寺》:
林樾失洗沐,叢灌老偃蹇。
坐令軒豁地,雍穆成奧閫。
千年李峨眉,孤調絕攀眉,孤調絕攀挽。
徑欲劃君山,笑看湘水遠。
我來此亭上,造化閱舒卷。
何堪浩蕩意,郁郁仰若俯。
蘭蕙生當門,尚爾付鍤畚。
大材廓廟具,顧此何袞袞。
石角礪霜斧,一斬三百本。
圖事欲大快,不復計小損。
天地英氣歸,川原勝魂返。
鏡開水滟滟,龍轉山蜿蜿。
臥虹踏歸市,融云護春墾。
晴光蕩芳酌,中筵舞蹲蹲。
黃花壓客帽,胡床秋風穩(wěn)。
萬象競參揖,相見一何晚。
通寒有時運,明晦理相反。
干戈天地閉,撫事切深悃。
痛澆磈磊胸,不復效老阮。
注釋參考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吨芏Y·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云無日無?!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一:“ 滿生 心里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游樂場帶到另一個游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里停一會?!?/p>
(2).謂有如愿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 劉云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明晦
(1).明暗;晴陰。 南朝 梁武帝 《擬明月照高樓》詩:“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懸?!?宋 曾鞏 《擬峴臺記》:“若夫雪煙開斂,日光出沒,四時朝暮,雨暘明晦,變化不同,則雖覽之不厭,而雖有智者,亦不能窮其狀也。” 清 徐昂發(fā) 《雁門關》詩:“嵐光自摩蕩,巖壑遞明晦?!?/p>
(2).人世與陰間。 唐 李復言 《續(xù)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免離,下視湯火,豈復低身而臥其間乎?且夫據(jù)其生死,明晦未殊,學仙成敗,則無所異。吾已得煉形之術也?!?/p>
相反
相反 (xiāngfǎn) 事物的兩個方面相互排斥或對立 opposite;contrary馮時行名句,重陽登翠圍亭亭廢十年竹柏蓊然殊蔽遠眼命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