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尚用之《和張洵蒙亭詩韻》:
江亭勝概冠三湘,仁智所樂皆其旁。
翠岫俯映青羅光,上有喬木摩穹蒼。
亭下川遐覆銀塘,水面風(fēng)來笑語香。
騷人相值喜飛觴,雄辯清談五月涼。
飲馀相與坐方床,論文日暮興呆辰。
佳篇疾讀韻瑯瑯,直疑星斗煥光茫。
格高調(diào)古說奇方,況復(fù)筆法追二五。
事業(yè)無窮嘆茫茫,丹鉛點(diǎn)勘策非良。
與公致道心可忘,浩歌真造無何鄉(xiāng)。
注釋參考
道心
(1).指天理,義理?!稌ご笥碇儭罚骸叭诵奈┪#佬奈┪??!?蔡沉 集傳:“心者,人之知覺,主於中而應(yīng)於外者也。指其發(fā)於形氣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fā)於義理者而言,則謂之道心?!?宋 葉夢(mèng)得 《避暑錄話》卷上:“道心者,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者也?!?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見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馮友蘭 等注:“ 宋 儒認(rèn)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險(xiǎn)的?!?/p>
(2).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漢 王充 《論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難得道心,人猶不信?!?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爰自 風(fēng) 姓,暨於 孔氏 ,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xùn),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shè)教?!?陸侃如 注:“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應(yīng)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3).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yi{1-1}解四·釋道溫》:“yi{1-1}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測(cè)。”《壇經(jīng)·般若品》:“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爸灰娔前嗖恐泻鎏鲆粋€(gè)通臂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yuǎn)慮,真所謂道心開發(fā)也?!?/p>
浩歌
放聲高歌,大聲歌唱?!冻o·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怳兮浩歌?!?唐 杜甫 《玉華宮》詩:“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九:“ 陶潛 詩喜説 荊軻 ,想見《停云》發(fā)浩歌?!?魯迅 《野草·墓碣文》:“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p>
無何鄉(xiāng)
“無何有之鄉(xiāng)”之省稱。 唐 岑參 《林臥》詩:“惟愛隱幾時(shí),獨(dú)游無何鄉(xiāng)?!?唐 竇參 《登潛山觀》詩:“既入無何鄉(xiāng),轉(zhuǎn)嫌人事難?!?宋 蘇舜欽 《依韻和勝之暑飲》:“逕趨無何鄉(xiāng),回覺萬事錯(cuò)。”
尚用之名句,和張洵蒙亭詩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聊齋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