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憶拜親留不住,出門行計與誰同
出自唐代朱慶馀《送崔約下第歸淮南覲省》:
遠憶拜親留不住,出門行計與誰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請謁多愁值雨中。
堰水靜連堤樹綠,村橋時映野花紅。
回期須及來春事,莫便江邊逐釣翁。
注釋參考
遠憶
謂想念遠方的人?!赌鲜贰ね醴輦鳌罚骸?奐 ( 王奐 )誅后,其子 肅 奔 魏 …… 武帝 謂曰:‘比有北信不?’ 份 改容對曰:‘ 肅 既近忘墳栢,寧遠憶有臣。’帝亦以此亮焉?!?唐 李白 《塞下曲》之四:“那堪愁苦節(jié),遠憶邊城兒。”
拜親
拜見朋友的父母。表示關(guān)系親密?!稌x書·荀崧傳》:“﹝父 頵 ﹞與 王濟 、 何劭 為拜親之友?!薄读簳さ角鳌罚骸?樂安 任昉 有知人之鑒,與 洽 兄 沼 溉 并善。嘗訪 洽 於田舍,見之,嘆曰:‘此子日下無雙?!焐臧萦H之禮?!薄额伿霞矣?xùn)·風(fēng)操》“一爾之后,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父友之敬” 清 盧文弨 補注:“古者與其子相友則拜其親,謂之拜親之交。”
不住
(1).不停;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頌》:“不常不住,非今非昔?!?唐 李白 《早發(fā)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宋 岳飛 《小重山》詞:“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喜色,不住的點頭。”
(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現(xiàn)。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伊﹞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詫異了?!?艾蕉 《雨》:“母親忍不住了,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p>
門行
家世相傳的優(yōu)秀品行。《宋書·孝義傳·郭原平》:“ 原平 少長交物,無忤辭於人,與其居處者數(shù)十年,未嘗見喜慍之色。三子一弟,并有門行。”
朱慶馀名句,送崔約下第歸淮南覲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