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
出自宋代吳儆《子吳子某既結(jié)茆竹洲以娛親復(fù)于居之前沼為亭》:
抱甕自灌園,勝游貴人門。
有口自酌酒,勝與俗人言。
園中多蔓草,晨夕費(fèi)鋤芟。
遇夜或風(fēng)雨,安得久盤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況醉中語,繆誤人所嫌。
不如飽吃飯,清風(fēng)北窗眠。
眠多則無覺,夢境仍多端。
惟有古斷簡,言行皆圣賢。
讀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鏡,讀竟亦何為,聚訟徒喧煩。
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
揠苗不耘苗,亡羊兩茫然。
何如池上亭,虛曠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興夜氣還。
宴坐日過午,清陰猶未遷。
西山倦拄頰,南山興悠然。
晚山雖好不遮日,誰能獨(dú)熱望長安。
注釋參考
厭煩
厭煩 (yànfán) 厭惡;膩煩 be bored with;be sick of;be fed up with 他厭煩她耍小聰明靜勝
謂以靜取勝。 唐 羊士諤 《林館避暑》詩:“靜勝朝還暮,幽觀白已玄?!?宋 王禹偁 《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唯宜靜勝守封疆,不樂窮兵用戈甲。” 宋 陸游 《寄陳魯山》詩:“愿公思此寬羈旅,靜勝炎曦豈易侵?!?/p>
枯木
(1).老樹;枯樹?!豆茏印ざ鹊亍罚骸胺タ菽径ブ?,則夏旱至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fù)生,人君亡子?!?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如因榮木變?yōu)榭菽?,枯木之質(zhì),寧是榮木之體!” 唐 盧照鄰 《行路難》詩:“君不見 長安 城北 渭 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薄缎绿茣の逍兄疽弧罚骸?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樹復(fù)生枝葉……占曰:‘枯木復(fù)生,權(quán)臣執(zhí)政?!?/p>
(2).比喻頹喪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園賦》:“心則 歷陵 枯木,髮則 睢陽 亂絲。” 宋 范成大 《與時(shí)敘現(xiàn)老納涼池上》詩:“笑我兩枯木,獨(dú)與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彥休 《唐闕史·秦中子得先人書》:“富室少年列狀始末,訴於縣官,詰問伏罪,遂寘枯木?!?宋 陶穀 《清異錄·肉雷》:“ 來紹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稟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則百囚俱斷,轟響震動(dòng)一邑,時(shí)呼肉雷?!?/p>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直諫》:“今兵士之徒無罪,乃驅(qū)之行陣之間,委之鋒鏑之下,使肝腦涂地,魂魄無歸,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轊車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宋 黃庭堅(jiān)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陳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嗚呼昊天,忍此荼毒?!?/p>
吳儆名句,子吳子某既結(jié)茆竹洲以娛親復(fù)于居之前沼為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細(xì)平章、兩翁似與,巢由同調(diào)
- 遇重陽七八,香傳三島,光滿十洲
- 平世功名期鳳鳥,一時(shí)文采應(yīng)長庚
- 魏雎張祿夢中夢,越蠡陶朱身后身作者:汪元量作品:文山丞相丙子自京口脫去變姓名作清江劉洙今
- 唯有廣都龐令在,白頭樽酒憶交親。作者:羅隱作品:湖上歲暮感懷有寄友人
- 滿載揚(yáng)州秋露白,玉簫吹過太湖來
- 紅枝欲折紫枝殷,隔水連宮不用攀。作者:盧綸作品:賊中與嚴(yán)越卿曲江看花
- 因閑看水行來遠(yuǎn),就便游園歸去遲
- 一春容罷一春容作者:李齊賢作品:巫山一段云 煙寺晚鐘
- 復(fù)言征二妙,才命重當(dāng)時(shí)作者:沈佺期作品:夏日都門送司馬員外逸客孫員外佺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