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呂《題焦山寺》:
水輪依風(fēng)負(fù)坤輿,百川東充同灌輸。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冊初不濡。
云根終古插江湖,狂瀾滔天隨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門排霄岌相扶。
僧居蠔山迷向背,佛宇蜃氣成吹噓。
昔游玄冬崖壑枯,洪濤濺雨名優(yōu)裳裾。
風(fēng)來駕潮愁海若,溟漲跋浪翻鯨魚。
羽淵咸池相蕩潏,月阿日窟漂方隅。
此身浮漚一緣聚,四大濕相瀰空虛。
鍼鋒懸持妙善住,蚊睫坐睨焦螟居。
山中老禪眼於菟,香飯遣化分雕胡。
重淵重涎舞蛟首,方丈冥寢凝薰?fàn)t。
夜寒黑月照濁水,乞取壞衲摩居珠。
注釋參考
水輪
(1).以水流為動(dòng)力的舊式機(jī)械裝置,用以帶動(dòng)石磨、風(fēng)箱等。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十八:“既引水注槽,激動(dòng)水輪,則傍二磨隨輪俱轉(zhuǎn)?!?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十八:“或遇天旱,旋於大輪一週,列置水筒,晝夜溉田數(shù)頃。此一水輪,可供數(shù)事,其利甚博?!眳㈤啞吨袊糯萍汲删汀す糯r(nóng)業(yè)機(jī)械·灌溉機(jī)械》。
(2).指排灌用的龍骨車。 宋 蘇舜欽 蘇舜元 《水輪聯(lián)句》:“痛矣真源喪,紛紜物象來;水輪今若此,世事亦宜哉?!?清 孫枝蔚 《不雨》詩:“水輪鳴晝夜,牛力盡 淮 湖?!?/p>
依風(fēng)
《文選。古詩〈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fēng), 越 鳥巢南枝。” 李善 注:“《韓詩外傳》曰:‘詩曰: 代 馬依北風(fēng),飛鳥棲故巢?!圆煌局^?!焙笠蛞浴耙里L(fēng)”謂依戀故鄉(xiāng)本土。 晉 袁宏 《后漢紀(jì)·和帝紀(jì)下》:“夫 周 齊 同在中上千里之間爾,況於萬里絶域,小臣能無依風(fēng)首丘之思哉!” 明 歸有光 《婁曲新居記》:“﹝余﹞有感於昔之人發(fā)憤伉志,爭功名于萬里之外,乃至白頭顧念,忽有首丘依風(fēng)之感,因以嘆夫漂漂者,何所極也?!?/p>
坤輿
《易·說卦》:“坤為地……為大輿?!?孔穎達(dá) 疏:“為大輿,取其能載萬物也?!焙笠蛞浴袄ぽ洝睘榈氐拇Q?!端问贰分景恕罚骸罢鸯`積厚,混混坤輿。配天作極,陰慘陽舒?!?清 趙翼 《岣嶁碑歌偕劉穆庵孝廉作》:“山河兩戒次第清,萬古坤輿奠袵席?!?/p>
百川
江河湖澤的總稱?!对姟ば⊙拧な轮弧罚骸鞍俅ǚ序v,山冢崒崩。” 晉 成公綏 《大河賦》:“覽百川之弘壯兮,莫尚美於 黃河 。” 唐 李白 《公無渡河》詩:“ 大禹 理百川,兒啼不窺家?!?宋 龔鼎臣 《東原錄》:“四瀆尊於百川,謂其發(fā)源而東,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