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謝朓《游山詩》:
托養(yǎng)因支離。
乘閑遂疲蹇。
語默良未尋。
得喪云誰辯。
幸蒞山水都。
復(fù)值清冬緬。
凌厓必千仞。
尋溪將萬轉(zhuǎn)。
堅(jiān)崿既崚嶒。
回流復(fù)宛澶。
杳杳云竇深。
淵淵石溜淺。
傍眺郁篻簩。
還望森柟楩。
荒隩被葴莎。
崩壁帶苔蘚。
鼯狖叫層嵁。
鷗鳬戲沙衍。
觸賞聊自觀。
即趣咸己展。
經(jīng)目惜所遇。
前路欣方踐。
無言蕙草歇。
留垣芳可搴。
尚子時(shí)未歸。
邴生悲自免。
永志昔所欽。
勝跡今能選。
寄言賞心客。
得性良為善。
注釋參考
淵淵
(1).深廣;深邃。《莊子·知北游》:“淵淵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終則復(fù)始也?!?唐 柳宗元 《天爵論》:“純粹之氣,注於人也為明。得之者,爽達(dá)而先覺,鑒照而無隱,盹盹於獨(dú)見,淵淵於默識(shí)?!?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揚(yáng)州消息》詩:“淵淵賢達(dá)心,悢悢情內(nèi)傷?!?清 秦道然 《弢光靜坐》詩:“先圣言淵淵, 瞿曇 説如如?!?梁?jiǎn)⒊?《宗教家與哲學(xué)家之長(zhǎng)短得失》:“然若 康南海 ,若 譚瀏陽 ,皆有得于佛學(xué)之人也。兩先生之哲學(xué)固未嘗不戞戞獨(dú)造,淵淵入微?!?/p>
(2).鼓聲。亦泛用作象聲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衡 揚(yáng)枹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南朝 梁 何遜 《宿南洲浦》詩:“沉沉夜看流,淵淵朝聽鼓?!?清 曹寅 《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魚作》詩:“潮聲淵淵震曙鼓,巨絙一網(wǎng)千吳舠?!?郭沫若 《<人民中國(guó)>日文版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詩:“大車滾滾循新轍,和樂淵淵易舊弦?!?/p>
石溜
(1).亦作“ 石留 ”。指貧瘠多石之地?!稇?zhàn)國(guó)策·韓策一》:“ 成皋 ,石溜之地也。寡人無所用之?!?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卷二:“石留,言大地多石,如人之有留結(jié)也。”
(2).亦作“ 石霤 ”。巖石間的水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游隱學(xué)之所?!?唐 王維 《欒家瀨》詩:“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宋 蘇轍 《萬杉寺》詩:“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遶寺開。” 明 周履靖 《錦箋記·泛月》:“試聽殿鈴隱隱,石溜潺潺,總把游情逗。” 聞一多 《祈禱》詩:“誰告訴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莊嚴(yán)?又告訴我 泰山 的石霤還滴著忍耐, 大江 黃河 又流著和諧?”
謝朓名句,游山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送束徽之入京——— 王令〔宋代〕
- 寄棋客——— 鄭谷〔唐代〕
- 寄王尊師——— 陳允平〔宋代〕
- 少年樂(一作貴家郎)——— 張祜〔唐代〕
- 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 晁說之〔宋代〕
- 望蓬萊——— 高道寬〔元代〕
- 臨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姚述堯〔宋代〕
-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 王安石〔宋代〕
- 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 蘇軾〔宋代〕
-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家——— 皮日休〔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