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幅羅裙寬褪,玉腕上釧兒松
出自元代白樸《【雙調(diào)】得勝樂》:
春。
。
麗日遲,和風習,共王孫公子游戲。
醉酒淹衫袖濕,簪花壓帽檐低。
。
。
夏。
。
酷暑天,葵榴發(fā)。
噴鼻香十里荷花,蘭舟斜纜垂楊下。
只宜鋪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fā)。
。
。
秋。
。
玉露冷,蛩吟砌。
聽落葉西風渭水,寒雁兒長空嘹唳。
陶元亮醉在東籬。
。
。
冬。
。
密布云,初交臘。
偏宜去掃雪烹茶,羊羔酒添價。
膽瓶內(nèi)溫水浸梅花。
。
。
又。
。
獨自寢,難成夢,睡覺來懷兒里抱空。
六幅羅裙寬褪,玉腕上釧兒松。
。
。
獨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萬遭。
肯不肯疾些兒通報,休直到教擔閣得天明了。
。
。
紅日晚,遙天暮,老樹寒鴉幾簇。
咱為甚妝妝頻覷,怕有那新雁兒寄來書。
。
。
紅日晚,殘霞在,秋水共長天一色。
寒雁兒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帶個字兒來?。
。
注釋參考
羅裙
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霑羅裙?!?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頭云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清 吳偉業(yè) 《閬州行》:“將書封斷指,血淚染羅裙?!?/p>
寬褪
謂因瘦損而覺衣服肥大。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懨懨瘦損,早是傷神,那值殘春。羅衣寬褪,能消幾度黃昏?” 元 王仲元 《粉蝶兒》套曲:“折倒的風流體尩羸,紅衫兒寬褪,翠裙腰難繫。”《霓裳續(xù)譜·芳草含煙》:“減點腰圍,閒夢悠悠,閒愁細細。羅衣寬褪,寳篆香濃,珠簾高捲,繞闌干燕子飛飛。”
玉腕
潔白溫潤的手腕。亦借指手。 南朝 宋 劉鑠 《白紵曲》:“仙仙徐動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唐 王勃 《采蓮曲》:“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搖輕櫓。” 宋 蘇軾 《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詩:“玉腕揎紅袖,金罇瀉白醅?!?清 劉獻廷 《數(shù)珠》詩:“百人數(shù)珠纏玉腕,愛他名喚美人蕉?!?/p>
白樸名句,【雙調(diào)】得勝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