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猶在目,青草續(xù)為名
出自唐代杜甫《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洞庭猶在目,青草續(xù)為名。
宿槳依農(nóng)事,郵簽報(bào)水程。
寒冰爭(zhēng)倚薄,云月遞微明。
湖雁雙雙起,人來故北征。
注釋參考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yùn)》:“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guó)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shí)《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xiàn)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在目
在眼前;在視線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云出無時(shí),飛電常在目。”《二刻拍案驚奇》卷八:“只見前堂東軒與那聚賭的小閣,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卻無一個(gè)人影?!?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況復(fù)掩自利之惡名,以福羣之令譽(yù),捷徑在目,斯不憚竭蹶以求之耳?!?/p>
青草
青草 (qīngcǎo) 為食草動(dòng)物提供食物的綠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葉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燈心草科等單子葉植物組成,往往與雙子葉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green grass杜甫名句,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且修黃房訣,夜向香心永作者:高似孫作品:桐柏臺(tái)夜作
- 懶云窩,醒時(shí)詩酒醉時(shí)歌作者:阿里西瑛作品:【雙調(diào)】殿前歡 懶云窩
- 飛蘿半拂銀題影,瀑布環(huán)流玉砌陰。作者:盧藏用作品: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yīng)制
- 老洪夢(mèng)中舊,兩臉依然丹
- 攬弓捷鳴鏑,長(zhǎng)驅(qū)上南山
- 飲君竹葉醉不惜,映我梅花香正繁作者:胡寅作品:初歸范伯達(dá)弟相會(huì)夜歸有成
- 既非聲色,卻作麼生安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春風(fēng)破曉晴嵐?jié)瘢妥痈n竮去程急
- 小童門外走雙壺,知是君家毓掌珠
- 愿言符大化,永永作元龜作者:樂伸作品:閏月定四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