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郭秉哲《秋日郊居》:
一葉驚初下,煩襟喜復(fù)清。
云邊開岫色,風(fēng)外送漲聲。
菊引陶潛興,蓴牽張翰情。
迎眸秋色遠(yuǎn),頓覺杖藜輕。
注釋參考
迎眸
(1).觸目,滿眼。《水滸傳》第十九回:“迎眸翠色,千枝荷葉繞芳塘?!薄缎咽篮阊浴ぬK小妹三難新郎》:“‘天巧玲瓏玉一邱,迎眸爛熳總清幽。白云疑向枝間出,明月應(yīng)從此處留?!?小妹 覽畢,知是詠繡毬花所作?!?/p>
(2).猶迎面。 清 湯春生 《夏閨晚景瑣說》:“ 徐 手?jǐn)y碧紗團(tuán)扇,迎眸一笑,先入香幃,金鉤戛聲,細(xì)若碎玉?!?/p>
秋色
秋色 (qiūsè)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autumn 秋天的景色 autumn scenery 秋色宜人頓覺
佛教語。猶頓悟。 元 鄧文原 《重刻<禪源詮>序》:“自頓覺至成佛,十重為浄;自不覺至受報(bào),十重為染?!眳⒁姟?頓悟 ”。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jiān)韌,可為杖?!肚f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yīng)門?!?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shí)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hù)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云溪,勁節(jié)奇文勝杖藜?!?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dá)者》:“諳盡江湖味,執(zhí)青青杖藜?!?/p>
郭秉哲名句,秋日郊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奧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