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禹偁《七夕》:
去年七月七,直廬閑獨坐。
西日下紫微,東窗暉青瑣。
露柳蜩忽鳴,風簾燕頻過。
寂寂紅藥階,槿花開一朵。
時清無詔誥,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營,橫枕通中臥。
夢入無何鄉(xiāng),蛺蝶甚幺麼。
孰謂處深嚴,自得放匍惰。
中官傳宣旨,御詩令屬和。
驚起儼衣冠,拜舞蒼苔破。
逸翰龍蛇走,雅調(diào)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賡強牽課。
暮隨丞相出,自謂天上墮。
歸來備乞巧,酒肴間瓜果。
海物雜時味,羅列繁且夥。
家人樂熙熙,兒戲舞娑娑。
寵辱方若驚,倚伏忽成禍。
九月謫商於,羈縻復窮餓。
鳳儀困鴟嚇,驥足翻鱉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叢脞。
夏旱麥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親極衰耄,吾命何轗軻。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發(fā)半凋落,紫綬空垂拖。
客計魚脫泉,年光蟻旋磨。
昨夜枕簟涼,西郊忽流火。
河漢勢清淺,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磽瘠,商民久勞癉。
霜旱固不支,水潦復無柰。
居人且艱食,行商不通貨。
郡小數(shù)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兒索來禽,傾市得一顆。
舉家成大笑,愁眉略舒軃。
自念一歲間,榮辱兩偏頗。
賴大道依據(jù),故得心安妥。
窮乎止旅人,達也登王佐。
匏瓜從系滯,糠粃任揚簸。
批鳳不足言,失馬聊自賀。
委順信吾生,無可無不可。
注釋參考
磽瘠
磽瘠:土地堅硬瘠薄。亦指瘠薄之地。 宋 陸游 《蔬圃》詩:“磽瘠才三畝,勤劬賴兩奴?!薄督鹗贰な池浿径罚骸皟陕诽锒嗑?,磽瘠者往往再歲一易。”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且 蠶叢 漏天,磽瘠艱餉,我兵勢難深入?!?郭沫若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論所謂“封建”制》:“ 周 人生于比較磽瘠的西北,不敢把農(nóng)產(chǎn)品多事浪費,故養(yǎng)成了禁酒的習慣?!?/p>
墝瘠:亦作“ 墝塉 ”。 (土地)瘠薄?!度龂尽の褐尽けR毓傳》:“而 譙 土地墝瘠,百姓窮困, 毓 愍之,上表徙民於 梁國 就沃衍,失帝意。”《周書·李彥傳》:“今可斂以時服,葬于墝塉之地,勿用明器、芻涂及儀衛(wèi)等。”《新唐書·盧坦傳》:“ 天德 故城地壤墝瘠,北倚山,去 河 遠,烽候無所統(tǒng)接?!薄短煊憽钩V幔计崭鏉h人>》:“即此數(shù)事觀之,則圈地之初,室廬邱基,盡為旗民所有,以膏腴之壤入於旗,以墝瘠之地歸之民,而墝瘠之地,仍依膏腴之壤起征,可謂虐政之尤者矣。況當此之時,旗奴逃亡,由旗員句攝,勿關(guān)有司。”
商民
商人。《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國有事則學民惡法,商民善化?!薄斗Y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nóng)民,有工民?!?范寧 注:“商民,通四方之貨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抵制美約》:“樂用何國之品,樂定何國之貨,此權(quán)操之商民,外人不能強,即政府亦不必助也?!?/p>
王禹偁名句,七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