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道人步食強,風雨晦明知陰陽
出自元代楊維楨《艾師行,贈黃中子》:
艾師艾師古中黃,肘有補注明堂方。
籠有岐伯神針之海草,篋有軒轅洪爐之燧光。
針窠數(shù)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銅人孔竅徒紛厖。
三椎之下穴一雙,二豎據(jù)穴名膏肓。
百醫(yī)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湯之固正搗穴,快矢急落如飛鸧。
梅花道人鐵石腸,昨日二豎猶強梁。
明朝道人步食強,風雨晦明知陰陽。
老師藥卷不受償,何以報之心空藏。
施藥勝施羊公漿,會有仙人報汝玉子成斗量。
注釋參考
明朝
明朝 (míngzhāo) 〈方〉∶明天 tomorrow道人
道人 (dàorén) a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 for a Taoist priest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稱道教徒為道人 和尚的舊稱 monk雨晦
語本《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焙笥谩坝昊蕖敝竵y世或艱難的處境。 隋 岑德潤 《雞鳴篇》:“雨晦思君子,關開脫 孟嘗 ?!?唐 白居易 《除程執(zhí)恭檢校右仆射制》:“雨晦識鷄鳴之信,風高見隼擊之威。” 唐 杜牧 《醉后題僧院》詩:“離心忽忽復悽悽,雨晦傾瓶取醉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