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覯《惜雞詩》:
吾家有雞母,乘春數(shù)子生。
生來逾六旬,互覺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離散。
眾雛既不來,一子獨(dú)戀戀。
戀戀不肯離,逐之終不移。
母行無險(xiǎn)易,唧唧相追隨。
卵生亦云足,母伏窠中宿。
厥子苦無依,攀背如悲哭。
窠中母所安,忍渴復(fù)忘餐。
子於背上臥,不舍須臾間。
我時(shí)見之喜,異類能如此。
因欲觀其終,其終諒何似。
一朝大長成,乃知牝牡情。
膨脝娠有腹,漸見東西行。
行行求飲食,欲以助生息。
卵出子還多,養(yǎng)子何勞役。
朝啄荊草林,暮爪汙泥深。
昔時(shí)隨母意,今作{1-1}愛雛心。
雛生誠可愛,母老寧忍背。
物性乃不常,使人心嘆慨。
物類本無知,無知孰責(zé)之。
斯雞與從異,酷似有天資。
天資以仁孝,變更何太早。
況彼本無知,血毛安足道。
萬物靈者有,孰不念其親。
少艾與妻子,所以奪吾真。
五十慕父母,虞舜稱稽古。
埋子得黃金,邇來唯郭巨。
古人往莫追,言之淚沾衣。
斯言足自警,題作惜雞詩。
注釋參考
物類
(1).萬物,各類的物?!盾髯印駥W(xué)》:“物類之起,必有所始?!薄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耙惑w之盈虛消息,皆通於天地,應(yīng)於物類。” 傅尃 《變雅樓三十年詩征序》:“蓋以明達(dá)乎事情,周知乎物類,洞矚乎幽隱,而旁通乎民志?!?/p>
(2).物的同類,同類。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音聲之相和兮,物類之相感也?!?王逸 注:“言鳥獸相呼,云龍相感,無不應(yīng)其類而從其耦也。”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卷十:“ 郊 常池上彈蕤賓調(diào),忽聞芰荷間有物跳躍出岸,乃方響一片。有知者識是蕤賓鐵也。指撥精玅,致律呂相應(yīng),物類相感耳?!?清 黃景仁 《啼烏仁》:“明知無益痛繫心,物類相類有如此?!?/p>
(3).物的種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土地所產(chǎn),物類尤多?!?宋 歐陽修 《奉答圣俞達(dá)頭魚之作》詩:“吾聞海之大,物類無窮極?!?/p>
(4).物的類別。 梁啟超 《天演學(xué)初祖達(dá)爾文之學(xué)說及其傳略》:“ 達(dá)爾文 以前,雖有一二博物學(xué)者稍有見於物類蕃變之現(xiàn)象……而不知其變遷進(jìn)化之所以然?!?/p>
(5).特指人或動(dòng)物。 南朝 宋 張野 《與遠(yuǎn)法師書》:“行不負(fù)於所知,言不傷於物類?!贝酥敢话愕娜耍q言他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這般物類,教我怎不陰哂?”此貶稱他人,猶言東西?!豆沤裥≌f·梁武帝累修歸極樂》:“長老説道:‘因你念頭差了,故投落在物類。我特地喚醒你來,再去投胎?!贝酥竸?dòng)物。
無知
無知 (wúzhī)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unacquaintance;ignorant 年幼無知李覯名句,惜雞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