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送游吏部赴召》:
天馬周流不停策,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qū)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于求歸歸未獲,客里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云如稠。
道旁老人相與語,主賓聞之愕相雇。
或云造闕如登仙,一聲謦咳落九天。
豈知位高勢逾逼,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關噉芻解喑嘿,紫宸地禁鳴不得。
或云敢言似鳴鳳,千古高名泰山重。
豈知說著心骨驚,臣名愈重國愈輕。
或言古人重晚節(jié),元忠子方費分說。
豈知晚節(jié)不難保,卻憂攘臂為人笑。
三人所贈不皆然,然則子也今何言。
元佑中年基紹圣,建中靖{1~1}國何嘗靖。
若教此事欠講明,直將兩是為端平。
是時臣言便休得,臣不憂身卻憂國。
臣原天意開平治,明良長似改元時。
夬剛未終戒莧陸,姤陰雖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寧使臣無赫赫名。
三人囅然笑,子之所原吾不到。
吾言必於身,子言望於人,子意雖厚吾言真。
低頭謝二老,還以告景仁。
注釋參考
時臣
當代的大臣。《后漢書·何敞傳》:“歷觀世主時臣,無不各欲為化,垂之無窮?!?/p>
休得
不得;不要。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休得待國家危急纔防護。”《西游補》第一回:“﹝ 行者 ﹞口里亂嚷道:‘ 悟能 ,休得夢想顛倒!’”
憂國
為國事而憂勞。《戰(zhàn)國策·齊策四》:“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朝廷無至忠憂國之臣,不惜傷損威重。” 清 錢謙益 《董應舉授中大夫制》:“為國以得人為急,人臣以憂國為先?!?/p>
魏了翁名句,送游吏部赴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