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錢起《病鶴篇》:
獨(dú)鶴聲哀羽摧折,沙頭一點(diǎn)留殘雪。
三山侶伴能遠(yuǎn)翔,五里裴回忍為別。
驚群各畏野人機(jī),誰肯相將霞水飛。
不及川鳧長比翼,隨波雙泛復(fù)雙歸。
碧海滄江深且廣,目盡天倪安得住。
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頸和鳴長在想。
何時(shí)白霧卷青天,接影追飛太液前。
注釋參考
何時(shí)
(1).什么時(shí)候。表示疑問?!冻o·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shí)而得乾?” 唐 韓愈 《贈(zèng)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shí)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shí)太平?’”
(2).什么時(shí)候。表示時(shí)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shí)》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shí);不知何時(shí),被壓著一塊大石?!?/p>
青天
青天 (qīngtiān) 蔚藍(lán)色的天空。 blue sky 比喻清官 just judge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追飛
(1).追趕飛鳥。 漢 崔駰 《七依》:“騰句喙以追飛,騁韓盧以逐奔?!?/p>
(2).形容馬行疾速。 三國 魏 嵇康 《贈(zèng)秀才入軍》詩:“風(fēng)馳電逝,躡景追飛?!?/p>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筑 漸臺(tái)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后 太液 ?!眳㈤啞度o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眳㈤?清 《嘉慶一統(tǒng)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shí)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duì)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臺(tái)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錢起名句,病鶴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善人忽急合,善事有當(dāng)防
- 羸馬孤童鳥道微,三千客散獨(dú)南歸作者:呂溫作品:道州送戴簡處士往賀州謁楊侍郎
- 一紙彩云箋,好寄青鸞去作者:楊冠卿作品:前調(diào)(忠甫持梅水仙砑箋索詞)
- 蘭凋猶有氣,柳脆不成絲作者:李端作品:贈(zèng)岐山姜明府
- 花滿蓬萊殿里,光照坐、尊俎生涼。作者:曹勛作品:鳳凰臺(tái)上憶吹簫
- 卻坐問樽酒,知足乃不辱作者:張栻作品:初春和折子明歲前兩詩
- 陽坡收早粟,燒地長新蔬作者:釋文珦作品:行石林蒼莽間頗多幽致有思?xì)w隱
- 士譽(yù)言功德,僧談半滿偏作者:蘇頌作品: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
- 誰能好琴瑟,種之向春圃
- 盡悴使君朝聽美,不然海國豈安全作者:蘇籀作品:程帥新作止戈堂索詩謹(jǐn)賦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