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雜詩七首》: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注釋參考
畢竟
畢竟 (bìjìng) 終歸;終究;到底 after all;at all;all in all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亞洲畢竟是原料豐富的大陸 堅持 persist in;uphold 卜良畢竟要說明, 趙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驚奇》得鹿
(1).《列子·周穆王》:“ 鄭 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秩酥娭?,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涂而詠其事。傍人有聞?wù)撸闷溲远≈<葰w,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矣。’室人曰:‘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后遂以“得鹿”指虛幻的人世富貴。 宋 陸游 《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為韻》之七:“誰知嘆亡羊,但喜有得鹿?!?/p>
(2).《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薄段倪x·班彪〈王命論〉》“至比天下於逐鹿” 李善 注引《六韜》:“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后以“得鹿”比喻取得天下。 唐 溫庭筠 《經(jīng)五丈原》詩:“下國 臥龍 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終日
終日 (zhōngrì) 從早到晚 all day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xué)》為魚
《左傳·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魚乎?!毖匀魺o 大禹 治水,人們將淹沒為魚。后因用“為魚”喻遭受災(zāi)殃。 唐 杜甫 《草堂》詩:“一國實三公,萬人欲為魚?!薄缎绿茣ぱθ寿F傳》:“帝思其功,乃召見曰:‘疇歲 萬年宮 ,微卿,我且為魚。’”
黃庭堅名句,雜詩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