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吳則禮《水龍吟》
秋生澤國(guó),無邊落木,又作蕭蕭下。澄江過雨,涼飆吹面,黃花初把。蒼鬢羈孤,粗營(yíng)雞黍,濁醪催貰。對(duì)斜斜露腳,寒香正好,幽人去、空驚咤。頭上綸巾醉墮,要猗眠、水云縈舍。牽衣兒女,歸來歡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門,一株江樹,悲蟲鳴夜。把茱萸細(xì)看,牛山底事,強(qiáng)成沾灑。
注釋參考
茱萸
茱萸 (zhūyú) 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shí)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 cornus officinalis細(xì)看
細(xì)看 (xìkàn) 仔細(xì)地觀察 scrutinize;look at carefully牛山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 春秋 時(shí) 齊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國(guó) 魏 曹植 《感節(jié)賦》:“唯人生之忽過,若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懼 平仲 之我笑?!薄稌x書·慕容德載記》:“﹝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東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無不死!’愴然有終焉之志?!?唐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 何必獨(dú)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馬君卿登高》詩:“ 牛山 元有恨,休訝淚長(zhǎng)流?!眳⒁姟?牛山嘆 ”。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jiān)?《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沾灑
水珠灑落浸濕。多指流淚。 唐昭宗 《菩薩蠻》詞:“飄飄且在三峯下,秋風(fēng)往往堪沾灑?!?宋 柳永 《洞仙歌》詞:“每祗向、洞房深處,痛憐極寵,似覺些子輕孤,早恁背人沾灑?!?明 陸采 《明珠記·送愁》:“空交人淚珠沾灑。伊知么,伊還知道淚還加?!?清 陳維崧 《賀新郎》詞:“粉壁練裙沾灑徧,墨汁酒痕都有。”
霑灑:1.謂水珠或淚珠等灑落并使沾著物濡濕。《北齊書·竇泰傳》:“電光奪目,駛雨霑灑?!?唐 杜甫 《傷春》詩之四:“豈無 嵇紹 血,霑灑屬車塵?!?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季蘭》:“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誠(chéng),欲見於悠遠(yuǎn),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見志,豈泛濫之故,使人擊節(jié)霑灑,彈指追念,良有謂焉?!?清 顧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宮時(shí)聞緬國(guó)之報(bào)》詩:“年年霑灑頻寒食,咫尺龍髯近帝旁?!?/p>
(2).使人受惠?!抖鼗颓釉~·菩薩蠻》:“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灑?!?#160;
吳則禮名句,水龍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殉義若殉財(cái),避名如避箭作者:李謹(jǐn)思作品:寄進(jìn)士熊退齋
- 請(qǐng)看高幾許,天近只一握作者:胡寅作品:示上封長(zhǎng)老洪辯
- 幸得休耕樂堯化,楚山深處最相宜。
- 喧喧隊(duì)子行。
- 金鼎屬元方,瑣闈連季常作者:盧僎作品:送蘇八給事出牧徐州用芳韻
- 笑出海云飛一錫,行分江月過千山
- 曾向?qū)m中捧硯臺(tái),堪伴詩書客,叵耐無情的李白,作者:杜遵禮作品:【仙呂】醉中天 妓歪口
- 何以報(bào)君青玉案,誰其醑我紫霞杯作者:方岳作品: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
- 空堂堆詩書,冷落妻子羞作者:張耒作品: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 而今推尚深堂上,燕雀屏絕寧來窺作者:梅堯臣作品: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三白鶻屏
- 10空間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