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謝韓干送絲糕》:
玉顆瑩澈珠就磋,吳鄉(xiāng)早粳莫計過,無乃風露秀結(jié)異,移種昆侖之水禾。
君家廚婦窮百技,三舂九浙付重羅。
銀絲萬尋忽縈積,中疎外潔生搓挼。
扶桑山蠶大如盎,繰之本供織女梭。
怳驚萬喙斗新巧,罥作米葺雪網(wǎng)窠。
即今擬形供食事,纖手幻出千絇多。
倒甑入箸第三絕,色香兼味皆可歌。
周官賓祭珍餈餌,有此復具理則那。
詩翁物色及粔{米如},得此來前當見訶。
鱠盤漫詫金縷饤,湯餅徒夸銀線窩。
瓊酥玉膩信非匹,胡麻崖蜜仍相和。
感君泛愛記衰朽,回首一笑分馀波。
腐儒口實長作累,饞噇之名定不磨。
金山別去每掛夢,老眼復見還雙摩。
婪酣得飽問便腹,如汝平生相歲何。
更從公子乞方法,日當飫之之澗薖。
買田二頃不種秫,未怕酒客來操戈。
注釋參考
金山
(1).產(chǎn)金之山。《南史·海南諸國·林邑國》:“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p>
(2).比喻人的儀表英俊、德行崇高。《梁書·朱異傳》:“﹝ 異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萬丈,緣陟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p>
(3).西方之山?!逗鬂h書·馮衍傳下》:“躍青龍於滄海兮,豢bai{1*1}虎於金山?!?李賢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p>
(4).山名。在 江蘇省 鎮(zhèn)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獲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時 裴頭陀 獲金于江邊,因改名。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千重 鐵甕 成銀甕,一夜 金山 換玉山?!?清 陳維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鑾江》詞:“一點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p>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 宋 吳聿 《觀林詩話》:“ 華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則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與 惠山 相埒。”
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張元干 《菩薩蠻》詞:“老眼見花時,惜花心未衰?!?茅盾 《子夜》十六:“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動了。可是她并沒睡著,她睜大了血紅的老眼,虛空地看著?!?/p>
(2).老年人的眼力。指視力所及,亦指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 唐 杜甫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詩:“皇天無老眼,空谷滯斯人?!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寤兀骸斑@所謂文有定評了,可見我這雙老眼還不盲?!?/p>
陳造名句,謝韓干送絲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嗶嗶嗶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