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情計延促,無語對潸然
出自宋代蘇轍《贈景福順長老二首》: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年。
相看順老在,想見訥師賢。
歲歷風(fēng)輪轉(zhuǎn),禪心海月圓。
常情計延促,無語對潸然。
注釋參考
常情
常情 (chángqíng) 普通的情理;一般的心情 sense; reason 按照常情,他會提出這個問題延促
長短。 唐 謝偃 《聽歌賦》:“短不可續(xù),長不可去。延促合度,舒縱所有?!?/p>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xì)看枝上紅?!?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dú)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詩:“huang{1~1}菊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
潸然
潸然 (shānrán) 流淚的樣子 tearfully;in tears 不覺潸然淚下蘇轍名句,贈景福順長老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