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庠《送荊南李學士》:
逢旦文學光華盛,文學登賢命數文學優(yōu)。
郎星太微后,史局道山頭。
違咫堯心屋,疏藩禹貢州。
使旟飛隼出,臺劄偃波留。
舊賜薰蘭被,新裝彍弩騶。
陜分歌召伯,屠餞寵韓侯。
澤國龍為節(jié),桑郊鹿并辀。
齋中無煨文學,鈴下識輕裘。
鹵簿分賓帟,江山入宴樓。
蜀波馀柹盡,楚野惡氛收。
后乘追文學,先春召督郵。
暫稽華黼賜,聊聽昔襦謳。
父子云屏隔,監(jiān)梅寶鉉求。
歸來循吏政,終古冠緹油。
注釋參考
新裝
(1).新造。《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是歲,分 交州 置 廣州 ,俄復舊”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權 於 武昌 新裝大船,名為長安,試泛之 釣臺圻 。”
(2).新的服裝。 應修人 《柳》:“幾天不見,柳妹妹又換了新裝了。” 黎靜 《彭大將軍》上:“所有馱炮、拉炮的馬隊也穿上了‘新裝’,使你覺得眼前的這支正義之師威風凜凜,無敵天下?!?/p>
彍弩
(1).拉滿的弓弩。多喻急疾;危險?!秾O子·勢》:“故善戰(zhàn)者,其埶險,其節(jié)短,埶如彍弩,節(jié)如發(fā)機。”《淮南子·兵略訓》:“疾如彍弩,勢如發(fā)矢?!?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危機急於彍弩,亡徵著於日月?!?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十:“ 攽 謝表曰:‘彍弩射巿,薄命難逃,飄瓦在前,忮心不校?!?/p>
(2).謂張弓將射?!稘h書·吾丘壽王傳》:“民不得挾弓弩。十賊彍弩,百吏不敢前?!薄侗笔贰ご蘖羵鳌罚骸敖駝兹松醵?,又羽林入選,武夫崛起,不解書計,唯可彍弩前驅,指蹤捕噬而已?!?/p>
(3).指射術。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生男,賀者皆以鐵。既長,治環(huán)刀佩之,出入不離,習彍弩、藥矢、長矛、鳥鎗?!?/p>
宋庠名句,送荊南李學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