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感興》:
晦翁去后道無傳,智水仁山尚宛然。
一室落成方翠碧,四書未竟已黃泉。
心留雨暗云深處,魂在月明猿哭邊。
山上仙靈還聚合,虹橋消息問何年。
注釋參考
去后
以后。 明 朱權(quán) 《荊釵記·啟媒》:“昨聞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試魁名,去后必有好處?!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世人只知眼前貴賤,那知去后的日長日短?!?/p>
無傳
沒有留傳;沒有傳播。 唐 韓愈 《南山詩》:“得非施斧斤,無乃假詛呪;鴻荒竟無傳,功大莫酬僦?!薄缎挛宕贰せ抡邆髻潯罚骸皣遗d廢之際,豈無謀臣之畧,辯士之談?而文字不足以發(fā)之,遂使泯然無傳於后世?!?清 錢謙益 《列朝詩集小詩·陸少保完》:“自次其詩文為《水村集》二十卷……余得其所次集草藁,惜其遂無傳也,為略存之?!?/p>
謂沒有對儒家經(jīng)文寫下解釋、闡發(fā)的文字?!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骸癌z 申公 ﹞退居家教……弟子自遠(yuǎn)方至受業(yè)者百餘人, 申公 獨以《詩》經(jīng)為訓(xùn)以教,無傳。” 司馬貞 索隱:“謂 申公 不作《詩》傳,但教授。”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 盾 ( 趙盾 )不誅,無傳,何也?曰:世亂義廢,背上不臣、篡弒覆君者多,而有明大惡之誅,誰言其誅?”
智水
(1).《論語·雍也》:“知者樂水。”謂智者達(dá)于物理,周流不滯,故樂水。“智水”為對水的一種美稱。 唐 陳陶 《種蘭》詩:“智水潤其根,仁鋤護(hù)其芳?!?/p>
(2).灌頂之水。謂佛教密宗弟子入門時,本師用以灌灑頭頂,以明諸佛護(hù)念的凈水。見 唐 一行 《大日經(jīng)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無明火與熱惱,故稱“智水”。 南朝 梁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永沐智水,長照慧日?!?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抽紫玉於禪山,朗玄珠於智水?!?/p>
宛然
宛然 (wǎnrán) 真像;非常像 as if;as though 真切,清楚 clear;distinct;vivid 封識宛然?!稘h書·李廣蘇建傳》 宛然舊日情景,又在眼前陳普名句,感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