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儒冠愧甲門,池浪何意濯塵纓
出自宋代廖行之《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五世儒冠愧甲門,池浪何意濯塵纓。
不嫌山鬼揶揄笑,寧得齊兒舒緩名。
注釋參考
五世
家族世系相傳的五代。父子相繼為一世?!抖Y記·大傳》:“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薄墩撜Z·季氏》:“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明 文徵明 《戊午元旦》詩:“百歲幾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p>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p>
甲門
豪富權(quán)貴之家。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上:“ 張燕公 好求 山 東婚姻,當(dāng)時(shí)皆惡之。及后與 張氏 為親者,乃為甲門?!?唐 白行簡 《李娃傳》:“弟兄姻媾皆甲門,內(nèi)外隆盛,莫之與京?!薄杜f唐書·文苑傳上·袁誼》:“此州得一長史,是 隴西 李亶 ,天下甲門?!?/p>
何意
(1).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逗鬂h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zhì)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并騁材力,效節(jié)明主,何意數(shù)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shù)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hù)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塵纓
比喻塵俗之事?!段倪x·孔稚珪<北山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李周翰 注:“塵纓,世事也?!?唐 白居易 《長樂亭留別》詩:“塵纓世網(wǎng)重重縛,迴顧方知出得難?!?明 朱鼎 《玉鏡臺記·宴會》:“罔極深恩報(bào)未能,孝思鄭重利名輕,何心顧戀塵纓?!?/p>
廖行之名句,和宗秀才惠詩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