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臺論議于今美,東觀翻讎載世兼
出自宋代蘇頌《次韻宋次道學士重過禮院》:
齋居永日坐重簾,共嘆清才久滯淹。
詩格轉精緣大手,風情不薄早斑髯。
曲臺論議于今美,東觀翻讎載世兼。
孤學尸官猶有賴,繄君馀潤遠相沾。
注釋參考
曲臺
(1). 秦 漢 宮殿名?!稘h書·鄒陽傳》:“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 秦皇帝 所治處也,若 漢 家 未央宮 ?!薄段倪x·司馬相如<長門賦>》:“覽 曲臺 之央央?!?李善 注:“《三輔黃圖》曰: 未央 東有 曲臺殿 ?!?/p>
(2). 漢 時作天子射宮,又立為署,置太常博士弟子。為著記校書之處?!稘h書·儒林傳·孟卿》:“ 倉 ( 后倉 )説《禮》數(shù)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在 曲臺 校書著記,因以為名?!焙笠嘁灾钢鲂?。 南朝 梁 沉約 《<梁武帝集>序》:“篤志經(jīng)術,究淹中之雅音,盡曲臺之奧義?!?清 鄂爾泰 《贈方望溪》詩:“曲臺增刪繁就簡,正義參訂蓬扶麻。”
論議
(1).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表示意見?!豆茏印ぽp重丁》:“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終日不歸?!?唐 韓愈 《與李翱書》:“持僕所守,驅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間,開口論議,其安能有以合乎?”
(2).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見。亦指思想認識、境界等?!盾髯印し窍唷罚骸叭欢z 桀 紂 ﹞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后世言惡,則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宋 洪邁 《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望其容貌,聽其論議,莫不聳然。”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則不若伏藏其論議,蕩滌穢惡,俾眾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內(nèi)矅?!?/p>
(3).議論文。《后漢書·孔融傳》:“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
于今
于今 (yújīn) 至今 up to the present;since 車站一別,于今十年 如今;到現(xiàn)在 nowaday;now東觀
(1). 東漢 洛陽 南宮內(nèi)觀名。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漢記》于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后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 唐 劉禹錫 《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詩:“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p>
(2).稱宮中藏書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樂》:“南宮學已開,東觀書還聚?!?唐太宗 《賦尚書》詩:“ 崇文 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清 錢謙益 《<董文敏公遺集>序》:“故其題識賞鑒之文,區(qū)明雅俗,別裁真?zhèn)?,東觀輸其博,南宮遜其精?!?/p>
載世
歷代,累世。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公以載世,挺此令聞?!?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 劉道原 壯輿 ,載世藏書甚富?!?/p>
蘇頌名句,次韻宋次道學士重過禮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