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鹿殷勤意,攀龍變化身
出自宋代吳潛《諸路發(fā)解勸駕》: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shù)路漢得人。
鳴鹿殷勤意,攀龍變化身。
若為明主獻,忠讜要披陳。
注釋參考
鳴鹿
(1).語出《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毛 傳:“鹿得蓱,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fā)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焙笠蛞浴傍Q鹿”喻禮賢求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蘋甘謝鳴鹿,罍滿慙罄缾?!?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方成珪 箋正:“公詩意以國子生為嘉賓,而自謙言不能如《鹿鳴》之禮賢?!?明 夏完淳 《懷李舒章》詩之四:“鳴鹿求友聲,銜草在中野?!?/p>
(2).地名。在今 河南省 鹿邑縣 西。《左傳·成公十六年》:“ 知武子 佐下軍,以諸侯之師侵 陳 ,至於 鳴鹿 。遂侵 蔡 ?!?楊伯峻 注:“ 鳴鹿 在今 河南省 鹿邑縣 西。”
殷勤
殷勤 (yīnqín) 情意深厚 deep affection 鞠養(yǎng)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熱情周到 solicitous 殷勤的服務員 勤奮 industrious 殷勤小心 禮物 present 日后致殷勤攀龍
見“ 攀髯 ”。
變化身
佛教語。即化身?!斗鸬亟?jīng)論》卷七:“變化身,為欲利益安樂眾生,示現(xiàn)種種變化事故?!?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一般認為,佛身分‘法身’與‘變化身’兩種,前者是實在的,后者是方便應化的。佛在與各種不同的人發(fā)生交涉時,根據(jù)對象的不同,是以‘化身’出現(xiàn)的。”參見“ 化身 ”、“ 三身 ”。
吳潛名句,諸路發(fā)解勸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