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智遇《偈頌十三首》: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誰撐門拄戶。
雖與松源同日行,不會松源三轉(zhuǎn)語。
父子背馳,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齒。
零冷風高秋意深,久矣無心薦藜黍。
注釋參考
同日
(1).同一天。《史記·日者列傳》:“ 宋忠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 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璩畢曜遷官》詩:“二子聲同日,諸生困一經(jīng)?!薄端问贰と辶謧靼恕ね鯌搿罚骸?應麟 與弟 應鳳 同日生?!?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p>
(2).“同日而語”之略語。《南史·胡穎徐度等傳論》:“當 金陵 覆沒,抑惟天數(shù),然 任忠 與亡之義,無乃致虧,與夫 蕭 魯 所行,固不同日?!眳⒁姟?同日而語 ”。
不會
(1).不領會;不知道。 唐 元稹 《進田弘正碑文狀》:“臣若茍務文章,廣徵經(jīng)典,非唯將吏不會,亦恐 弘正 未詳。” 宋 周邦彥 《南鄉(xiāng)子》詞:“不會沉吟思底事,凝眸,兩點春山滿鏡愁?!?/p>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兒·寄壽康對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門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會掛心頭?!?mao{1~1}澤{1*1}東 《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這樣做,基本方向是不會錯的?!?/p>
(3).謂不以時朝見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責 尉遲恭 以 漢高 故事,或如 漢文 之責 吳 不會而賜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轉(zhuǎn)語
(1).轉(zhuǎn)告。 唐 韓愈 《答渝州李使君書》:“今既無由緣進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負所期待,竊竊轉(zhuǎn)語於人,不見成效,此 愈 之罪也?!薄丁拔逅摹睈蹏\動資料·“五四”--“六三”愛國運動大事日錄》:“六月一日,學生代表數(shù)人晤省會議長 康君 ,告以罷課之理由,及要求之條件,懇其轉(zhuǎn)語 趙督 ,允將電及宣言書發(fā)出?!?/p>
(2).訓詁學術語。因時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轉(zhuǎn)變的詞。有音轉(zhuǎn)而義不變的,如《方言》第三:“庸謂之倯,轉(zhuǎn)語也?!薄坝埂?、“倯”是迭韻相轉(zhuǎn)。《方言》第十:“……有音轉(zhuǎn)義變而分化為不同的詞的,如《爾雅·釋水》: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薄癲a{1~1}波為瀾,小波為淪?!薄跋?、“谷”、“溝”、“澮”和“瀾”、“淪”都是雙聲相轉(zhuǎn)。
(3).佛教語。禪宗謂撥轉(zhuǎn)心機,使之恍然大悟的機鋒話語。如 云門 三轉(zhuǎn)語、 趙州 三轉(zhuǎn)語等。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悟百丈不昧因果》:“某甲對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墜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zhuǎn)語,責脫野狐身?!?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二折:“[正末云]假若生死止在何處?速道速道。[旦兒云]師父,我答不的這一轉(zhuǎn)語?!薄缎咽篮阊浴味促e飛劍斬黃龍》:“和尚,這四句只當引子,不算輸贏。我有一轉(zhuǎn)語,和你賭賽輸贏,不賭金珠富貴?!?/p>
(4).引申為解釋的話。《朱子語類》卷八七:“今欲下一轉(zhuǎn)語:取於人者,便是‘有朋自遠方來’,‘童蒙求我’。” 茅盾 《對于文壇的一種風氣的看法》:“讀者要求長篇小說,我們接受了這要求,供給了長篇的作品了,但我們的工作做得怎樣?對這一點,我們又該下怎樣的一個轉(zhuǎn)語呢?”
(5).指轉(zhuǎn)換話題。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古書發(fā)端之詞例》:“‘若夫’者,轉(zhuǎn)語之詞也;而古人或用以發(fā)端。”
釋智遇名句,偈頌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